通俗易懂的阐述下哲学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象,它们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方位崇拜的产物,被称为文化四象。那你知道哲学四象吗?
一、什么是哲学四象
哲学四象来源于“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的经典《易经》。《易经》中有这一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宇宙始于混沌的“太极”,从中分化出阴阳“两仪”,阴阳交互产生“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四象”,四象再进一步演化,就生成了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基本元素的“八卦”,从而推演万物规律。
八卦是《易经》中的八种基本图形,分别为: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象征宇宙中八种最基本的自然现象和动态。
二、“四象”是阴阳交互的四种状态
“两仪”是纯粹的阴和阳,阴阳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动态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消彼长的,在变化过程中形成了四种状态或阶段: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3. 少阴 (⚍):阳爻在下,阴爻在上,代表阴长阳消。阴气已经开始显现并占据主导地位(阴在上),但根基未固(阳在下),整体的能量是向内、收敛的。
一句话总结,如何根据符号识别和记住呢?只需要看看爻的纯杂与上下:纯爻(双阳/双阴)为老阳老阴,代表极致;杂爻(一阴一阳)则看上爻,阳在上为少阳,阴在上为少阴。
三、哲学四象是怎么与四季、四方联系起来的?
古人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将抽象的阴阳状态与具象的自然现象建立了对应关系。
1.少阳对应春、东方。少阳是“阴消阳长”,阳气初生。春天正是冰雪(阴)消融,温暖(阳)复苏,万物开始萌发的季节。太阳从东方升起,带来光明和温暖,意象与春天完全一致。所以,少阳代表了春天和东方。这是一切生命的开端。
四、理解四象符号,牢牢记住它
初学者往往分不清四象符号,尤其是少阴和少阳。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这边做一个阐述。
卦象的顺序是从下往上数的,如同盖房子或者种树,总是从地基(最下面)开始,然后才是中间,最后是屋顶(最上面)。
1.太阴 (⚏):地寒,天寒。大地与天空皆处于寒冷状态,也就是天地皆阴,因此是⚏。
2.少阳 (⚎):阳爻在上、阴爻在下,表示阳气占据主导地位、阴气仍有残存,因此是⚎。可以想象下春天万物复苏,空气中已有暖意,但大地尚未完全解冻。联想下,这不是正是春天的状态吗?
4.少阴 (⚍):阳爻在下、阴爻在上,表示阴气占据主导地位、阳气尚存,因此是⚍,可以想象下天气渐渐变凉,但大地尚未上冻。这不正是秋的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