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他的精神“火炬”,指引量子科技攻关新征程

2025-09-04 11:30科技之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无数中国科学家义无反顾,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挽救民族危亡砥砺前行,书写了一部科学报国的热血史诗。历史逐渐远去,但“精神火种”仍在闪耀。

打开国家超算互联网,轻点鼠标,就可免费体验136、18和1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极速运算过程。带来这一极致体验的,是前不久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的Quafu(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

这一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成功打造,离不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超导量子计算攻关突击队的矢志攻关。

作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严济慈在抗战烽火中不畏艰难、科学报国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辈们在创新路上砥砺前行。

中国人理应为国为民解难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炮火迫使北平研究院南迁。严济慈领导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几经辗转,最终于1938年下半年落户于昆明北郊的龙泉观。

不久,龙泉观里来了一位特殊客人——军政部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他慕名而来,恳请严济慈为前线医院制造一批急需的显微镜。几乎同时,附近一家无线电厂也前来求助,希望研制军用无线电急需的压电水晶振荡器。

“这些仪器都是抗战所需,以往全靠进口。如今遭日军封锁,运输困难。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为国家为人民解难。”严济慈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下了这些直接支援抗战的任务。

研制工作从零开始。他们四处搜寻原材料,自行设计图纸,打造设备。严济慈还从昆明招募中学毕业生,亲自培训,手把手地将他们培养成熟练技工。他不仅统筹全局,更亲身示范磨玻璃、磨镜头,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务求产品百分之百合格。

自1939年起的数年间,严济慈领导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生产了500架1500倍的显微镜用于医疗与教学,1000多具用于稳定无线电波频的水晶振荡器,300多套供我军及盟国英军使用的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还有50套缩微胶片放大器,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钱临照后来回忆道:“在条件十分艰苦、设备极端简陋的情况下,我们全所的工作人员在严先生的领导下一起动手,研磨镜头,测量焦距,仔细检验,认真装配……回想当年,虽苦犹荣,不禁再次感念严济慈先生对科学的一片赤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科学报国精神薪火相传

“抗战时期,严老领导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我国首批光学仪器。他用创新实践证明,即使在至暗时刻,中国人也能依靠自己的双手,点燃照亮民族前途的科学之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严济慈超导量子计算攻关突击队队长范桁说,“严先生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我们突击队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对其科学家精神最直接的传承与践行。”

近年来,量子科技迅猛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量子计算强大的运算能力,有望为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化工能源等领域带来全新的突破。”范桁说。

超导量子计算作为最具实用化前景的量子计算技术路线之一,各国竞相布局。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了严济慈超导量子计算攻关突击队。

随着这支以严老精神为旗帜的突击队成立,成员们迅速投身于超导量子计算攻关。他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闯量子计算无人区,成功保障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运行。同时,他们还与合作者一起,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芯片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世界纪录。

“面对超导量子计算这一世界前沿领域的激烈竞争,我们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展望未来,范桁满怀信心,“突击队全体成员必将以严老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敢于挑战‘卡脖子’问题,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力争在量子计算的科技浪潮中实现自主突破。”

来源:科技日报(2025-08-28 第01版)

视频鸣谢: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责任编辑:王颖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中国科技最达到的十大城市:北京居首,合肥第2,哈尔滨第8

    最近公布的中国科技发达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合肥、南京等这些地方因为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了全国人都特别注意的对象。这个排行榜,除了体现这些城市的大致科技水平外,还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各区域科技发展的一个大概情况。作为中国经济和创新发展的一面镜子,这些城市的成功发展无一不映照出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也给..

    2025-10-19
  • 科技之最

    美国长臂管辖之手已被斩断,中国科技全产业链式崛起。

    美国的长臂管辖之手对中国还有用吗?我们不妨通过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做个简单的梳理。美国零打碎敲式逐步拉黑中国科技企业迎来的是稀土技术管控,要对中国关键软件下手,却发现新凯莱的EDA有可能比美国的更好用。新凯莱们的群体式崛起背后正是中美之间的博弈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美国一边倒地卡中国科技脖..

    2025-10-19
  • 海报观潮丨儒商精神,何以是穿越时空的商道“内核”?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由山东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儒商大会即将在济南启幕,“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的主题,将内涵深厚的儒商精神再次推进公众视野,推至时代前沿。人们或许会问,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商业伦理和精神,何以能穿越历史周期和商业模式的变迁,成为历久弥新的商道..

    2025-10-19
  • 儒商精神,何以是穿越时空的商道“内核”?

    由山东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儒商大会即将在济南启幕,“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的主题,将内涵深厚的儒商精神再次推进公众视野,推至时代前沿。人们或许会问,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商业伦理和精神,何以能穿越历史周期和商业模式的变迁,成为历久弥新的商道“内核”,影响着一代..

    2025-10-19
  • 机械之最

    “白胖子”储粮、“AI全自动”入库 大国粮仓科技范儿十足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高效收粮、科技储粮,再到储粮害虫精准防治,一系列新技术正有力守护着大国粮仓。记者来到中储粮四川新津直属库,通过航拍镜头看到的4个“白胖子”,它们..

    2025-10-18
  • 机械之最

    丰收在望!“科技当家”玉米产量稳步攀升 “梨树模式”让黑土地焕发生机

    央视网消息:眼下,东北地区进入秋粮收获时节。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梨树县,当地200万亩的大田玉米逐步迎来集中采收,到处是一片金黄,丰收在望。新型玉米收割机可实现茎穗兼收这里是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团山子村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金秋十月,这里的7000亩玉米迎来集中采收,连绵成片的玉米地一片金黄,丰收在望。现场..

    2025-10-18
  • 科技之最

    中国“副产品”:揭开古代科技源头,难怪中国长期世界第一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曾经指出:“长期以来,这些和许多其他的中国的原创成果,一直都被遗忘,或是蒙在鼓里。那些奠基现代世界的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均来自古代中国。”虽然这一论断有些颠覆认知,但却是客观事实,比如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眼镜、牙刷、火枪火炮火箭水雷、燃气管道、钻井技术、钢铁等等,其实都是中..

    2025-10-18
  • 科技之最

    新华视点丨“科技游”持续升温,如何开辟文旅新蓝海?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科技游”持续升温,如何开辟文旅新蓝海?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何磊静夜空为幕,景区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编织出如梦似幻的光影奇观;戴上VR眼镜,沉睡的兵马俑仿佛在眼前“复活”;火星主题基地里,孩子们穿上宇航服,开启一场激动人心的“太空任务”……这并非科幻电影,而是在全国多地真实..

    2025-10-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