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我国朱雀二号发射失败遭质疑,凭什么星舰就是伟大探索
2025年8月15日,一条关于中国商业航天的爆炸性消息荣登美国新闻榜,中国商业火箭飞行试验任务竟然失利了?
紧接着,不少外国网友开始拿美国SpaceX公司研发的星舰耍起了威风,将其夸的天花乱坠,可众所周知,SpaceX的失败次数更是多如牛毛。
同样都是商业航天公司,为什么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中国航天就不允许有容错率?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商业航天的存在感并不强,尤其是与美国商业航天的名头相比,中国的商业航天更像是一个“小兵”。
因为大家了解最多的其实是中国的“国家航天”,比如稳扎稳打的神舟系列、嫦娥系列和天宫空间站等等。
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是2015年,当时国家鼓励社会资金进军航天界,于是蓝箭航天等多家商业航天公司相继加入,成为这一新兴领域的领头羊。
因为这款火箭采用的是液氧甲烷动力,比普通燃料燃烧要更加清洁,堪称业内的“绿色标杆”,可以为之后的太空运输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将近500多家商业航天公司,多项成就更是数不胜数,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公司已经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发动机部件的生产效率。
只不过,树大招风的道理恒古就有,偶然的失败也会成为议论的焦点。
谁才是失败者?
2025年8月15日,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进行飞行试验,但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试验失败。
于是,美国网友开启了群嘲模式,面对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们费尽口舌,生怕给中国网友反击的机会。
这倒是稀奇,众所周知,SpaceX公司的失败率可谓是一览众山小,无人能够超越,他们一次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结果现在摇身一变竟成了争相夸赞的对象。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猎鹰一号在2006年到2008年之间,三次发射也是一败涂地。
要知道,发射一次火箭的成本是极其昂贵的,都是九位数起步,所以哪怕是世界首富马斯克在当时都差点破产。
而8月份的这次试飞,是朱雀二号的第五次飞行,其试验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因为每次试飞都是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可是,很多外国网友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从中国航天发展开始,几乎从来就没出过差错,而这一次的失误正好给了他们大放厥词的机会。
外国网友非常擅长利用“双重标准”来树立自己的观点,“星舰”和“朱雀二号”就是最好的例子。
SpaceX星舰的一次次失败被美化为是探索成功的必经之路,哪怕火箭爆炸解体,在媒体的报道中,也只是一场“盛大的烟花”,顺理成章的将失败用一句轻飘飘的“工程迭代”来代替。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用在这里非常有道理,作为世界首富的马斯克,他的野心从来都不在地球,而他这个“高枝”也是很多人想要攀登的对象,所以星舰就是最好的“马屁”。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导差生的时候,会因为他一次的高分而不断夸赞,给足其自信,可换成好学生就会大相径庭。
而星舰和朱雀二号便是同样的道理,星舰数次的失败一次的成功,便会被媒体吹的天花乱坠,朱雀二号一次的失败就受到了整个行业的质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paceX星舰的第十次试飞计划将在8月25日进行测试,是“福”是“祸”不妨期待一下。
参考资料:
【1】中国银河证券: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预计将持续高增,第一财经
【2】蓝箭航天回应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湖南日报
【3】SpaceX星舰第十次试飞获准,中国长城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