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帝王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 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鲁国公。建德元年四月癸巳,高祖亲告庙,冠于阼阶,立为皇太子。宣政元年六月丁酉,高祖崩。戊戌,皇太子即帝王位,尊皇后为皇太后。癸丑,岁星、荧惑、太白合于东井。甲子,诛上柱国、齐王宪。封开府于智为齐国公。”那么今天小编就来探究一下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何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时期名将,骠骑大将军王光之子王轨曾言:“皇太子仁孝无闻,复多凉德,恐不了陛下家事。”而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之所以还能继承皇位,彩奇网,实属无奈之举,这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呢?
虽说宣帝宇文赟是武帝宇文邕的长子,而且还于建德元年四月被立为皇太子,但对于武帝宇文邕而言,一个太子而已,又不是不能换一个。要知道,宇文邕当初为了独揽朝权,亲手举起玉珽在堂兄宇文护脑袋上猛地一击,然后命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护,最后在诛杀宇文护及其亲信后,削弱大冢宰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所以重新换一个太子,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事,但为何即使知道宇文赟不能承担帝王的重任,也没有将他废黜?因为宇文邕一直奉行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只要宇文赟犯了过错,就用棍棒、鞭子痛打他,甚至命令东宫官员每日记录宇文赟的言行,月底向他汇报。久而久之,宇文赟每天都按照规矩表演,不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以致很多恶行不足外人道也。
故此,虞世南评:“太山之将崩,必因拔壤。树之将折,皆由蝎蠹。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若夫天元,周之妖孽也,其诡谲奥秘,岂足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