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靖江农村怪习俗:清明提灯照麦田,还得求这位"将军",你知道吗?

2025-08-14 12:14世界奇闻
靖江乡下的老槐树下,82岁的王阿婆总爱摩挲那个褪色的竹灯笼。灯笼骨架上还沾着点点烛泪,是她十五岁那年照小麦时留下的。

那时候清明节的晚上,田埂上全是灯笼光。阿婆眯着眼笑,仿佛又看见当年的景象。除夕敬土地神剩下的烛蒂被小心地收在陶罐里,到了清明这天傍晚,孩子们就忙着往灯笼里插烛蒂。王阿婆的爹提着灯笼走在前头,她跟在后面,灯笼的光晕在麦叶上晃啊晃,像撒了一地碎金子。

照照麦,虫不来;照照根,穗子沉。爹嘴里念叨着,脚步沿着田埂慢慢挪。灯笼光扫过绿油油的麦苗,惊起几只躲在根部的小虫,阿婆吓得往爹身后缩,爹就笑:别怕,这是在请灯笼神赶虫子呢。其实哪有什么神?不过是烛火的温度能吓跑些蚜虫,老辈人却把这份期盼,藏进了提灯巡田的仪式里。

种花生的时节更热闹。泰州郊区的张老爹记得,下种前爹总要往田头站定,掏出三根香点燃,作揖时腰弯得像张弓。刘猛将军保佑,苗要全,虫要远。说完抓起一把泥往田里撒,泥块落在地上噗噗响,像是在跟土地爷打招呼。张老爹后来才知道,这刘猛将军是传说里管灭蝗的神,庄稼人怕虫灾,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位将军身上。他小时候偷看过爹藏在神龛里的画像,画上的将军披甲持剑,眼神凶得能吓退蝗虫似的。

最让孩子们盼的是泰兴的青苗会。青苗长得最旺的时候,村里的晒谷场就搭起戏台,木偶戏的锣鼓一响,十里八乡的人都涌来。土地神的牌位摆在戏台正中,供着新摘的麦穗和豆荚。说书先生拍着醒木讲五谷神下凡的故事,孩子们挤在最前面,眼睛盯着木偶人手里的金箍棒,嘴里却抢着吃戏台边卖的炒黄豆——大人们说,吃了这豆,自家的黄豆也能结得这么饱满。

王阿婆的灯笼后来被孙子当玩具拆了,张老爹爹的香案早就改成了杂物架,青苗会的戏台更是几十年没再搭过。现在的田里,无人机洒着农药,杀虫灯亮彻夜,再不用烛火赶虫、求神护苗。

倒也省心了。王阿婆看着远处的麦田,新插的稻草人戴着草帽,在风里摇摇晃晃。只是偶尔清明夜,她还是会想起田埂上的灯笼光,想起那束昏黄的光里,藏着多少庄稼人对土地最朴素的敬畏。

猜你喜欢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