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之最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135年,诞生了4位超一流的军事天才

2025-08-13 10:30军事之最
前言

常有人提及乱世出英雄,若要细数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十六国时期必定榜上有名。司马家族的几位王爷为争夺皇位纷争不断,再加上“五胡乱华”一事,彼时的中国可谓混乱不堪。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四位声名远扬的军事奇才崭露头角,他们的出现为这黑暗的阶段带来了一丝光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瞧瞧他们到底都是何人!

一、石勒

十六国时期最具戏剧性的人物当属石勒,他原本是个奴隶,却一步步登上了帝王之位,即便在如今,人们也不禁为他的传奇人生感慨万千。

石勒是后赵的开国皇帝,然而,又有谁能料到,起初石勒仅仅是个遭贩卖的奴仆。石勒并非汉人,而是羯人,在那个时候,贩卖胡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所以石勒被西晋王朝买下,用以换取钱财和武器。

值得庆幸的是,石勒的主人见他气宇不凡,便决定将他释放。也正是在此时,石勒结识了他生命中的首位贵人汲桑,进而投身于纷繁复杂的战事之中。

在这个时期,石勒也着手拓展自身势力。没过多久,他与汲桑一同起兵,然而二人手中的力量依旧十分薄弱。于是,他们便去投靠公师藩。在后续的战争里,公师藩不幸战死,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另寻他人投靠。

后来,石勒只能投身到刘渊帐下。为了获得刘渊的赏识和重用,他帮刘渊处理了张伏利度这个长久以来的棘手难题。

正是由于他的这一行为,使得刘渊对他愈发信任,为后续消灭西晋立下了赫赫功绩。他一下子成为了当时刘渊最为器重的将领。

刘渊登基称帝后,封石勒为大将军,石勒顿时成了朝中手握重权之人。然而没过多久,刘渊去世,局势也随之改变。

刘聪继位后,虽对石勒心存忌惮,但鉴于其权势,仍以礼相待。然而刘曜登基后情况有变,他欲对石勒动手,双方就此反目成仇。

在身旁谋士的协助下,石勒登基称帝,一下子成为江北最具优势的一股力量。

二、慕容恪

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位人物是慕容恪,身为前燕的著名将领,他一辈子都为前燕的江山社稷尽心尽力,直至生命终结。他这一生先后侍奉过三位君主,还辅佐年幼的皇帝长达七年。不管是作为臣子还是将领,慕容恪都做到了尽善尽美。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慕容恪在十五岁时便开始统领军队,十七岁时已能在战场上与后赵大军交锋,不分胜负。

慕容恪和石虎生活在同一时代,石虎是石勒的侄子,石勒去世后,他成为后赵的君主。实际上,慕容恪年少时是个不受父亲看重的孩子。

于皇室之中,母凭子贵的现象其实颇为显著,慕容恪便是个例证。因其母亲不得宠,他也跟着不受器重,然而慕容恪的才能却令文明帝对他另眼相待。

慕容恪身形魁梧,在处理朝廷事务时也有独到见解。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天赋异禀,于是文明帝后来毫不犹豫地把军队交由这个儿子统领。

当他二十岁时,随父亲一同征讨高丽,彼时后燕在辽东镇守一事上颇为艰难。慕容仁离世后,后燕再难觅一人可驻守辽东。

由于无人把守,使得高丽开始蠢蠢欲动。慕容恪作战极为英勇,在和高丽的交锋中屡次获胜。高丽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然而,后燕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对中原地区也是觊觎已久。

在后续入主中原的战事里,慕容恪建立了永垂不朽的功勋。尽管功绩卓著,且流淌着皇室血脉,但慕容恪一生未曾有过任何违背臣子本分的举动,始终默默履行着臣子的职责。

他不只是前燕的杰出将领,更是前燕的中流砥柱。自他离世后,前燕便逐渐走向衰落。

三、王猛

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位人物便是王猛,他和苻坚之间的那一段君臣情谊,能与后世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情谊相媲美。

王猛出身不佳,在当时胡人政权林立的情况下,身为汉人的他即便入朝为官,也难以得到重视。不得不提的是,他选对了君主,这才有了他后来半生的辉煌功绩。

在历史记载里,人们把他取得的成就和诸葛先生放在一起比较,由此能够看出后世之人对他能力是予以肯定的。

王猛尽管出身欠佳,然而他博览群书,对兵法也极为通晓。或许大家会心生疑惑,像王猛这样的人怎会无人赏识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但是王猛却想要选择一位明主去与辅佐,所以当后赵找到他的时候,直接就被王猛拒绝了。

恰在此时,北方局势有了新的变动,苻健离世,他的儿子苻生继承了王位。然而,苻生是个远近闻名的暴君,稍有不如意便大肆杀戮。朝中大臣和身边宫女都惶惶不可终日。

王猛眼看着有可投靠的君主,但他还是选择接着等待。就在此时,苻坚主动来找他了。二人可谓一见倾心,初次会面后,王猛便应允出山辅佐苻坚。

后来,在王猛的协助下,苻坚发动***夺取权力,登上皇位。苻坚对王猛可谓是全然信任,这份信任程度丝毫不亚于刘备对诸葛亮。而正是这份信任,为王猛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契机。

前秦在治理国家和对外征战方面,都能看到王猛发挥的作用,使得前秦一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后世认为苻坚最有希望实现统一,正是因为王猛付出了诸多努力。

四、慕容垂

最后一位是慕容垂,他是慕容恪的兄长,也是后燕的开国君主。他的一生极为辉煌,和慕容恪不一样,慕容垂十三岁时便开始跟随父亲四处征战。

多数少数民族都十分英勇善战,这一点在慕容垂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年仅十三岁便立下战功,此后多次跟随军队四处征战。也正因如此,他得到了父亲的器重,进而让身为世子的哥哥心生不满。

同样,这也导致他不被重用,即便慕容恪在临终前多次进谏,朝廷也没有重用他。实际上并非不想用,而是不敢用。自他十三岁起就一直领兵作战,在军队中的威望无人能及。

朝中众人不但不给予他重要地位,还想加害于他,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家眷去投靠苻坚。大家都清楚,在当时的朝廷局势里,唯有苻坚没有民族歧视,而且始终在全力推动民族融合。

淝水之战结束后,慕容垂护送苻坚北返洛阳。不得不说,慕容家族在政治谋略上或许有所欠缺,但在人品方面无可指摘。即便此时慕容垂内心已萌生复国之念,他也并未对苻坚动手。

第二年,慕容垂建立后燕政权,正式登上帝位。

结语

回顾这些英雄人物,他们中没有一人真正实现统一,然而他们的一生足以让后世铭记与感慨,他们在十六国时期缔造了令人瞩目的传奇。

在彼时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中,能有所建树已然极为不易,他们所展现出的胆识气魄,直至如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猜你喜欢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