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曾经短暂存在过的世界最大国家-西伯利亚国
文图|蓝星穿梭者
西伯利亚,说成谜团都不过分。很多人觉得,这块满是冰雪的土地一直归俄罗斯所有。可离真相,远着呢!历史不像地图,不能定格不变,也不是只有线条、名字。二十世纪初,西伯利亚竟折腾出个新国家?听得都想笑,却又是真的。
局面很怪。当地掌权者分外热衷权力,不是一家人,说不上便宜。单子上签得多,实事没几个。当时的领导人并没多少谋划,一部分想靠拢旧沙皇,另一批想着彻底独立,谁也不服谁。临时政府选在海参崴安了家。除去光鲜称号,手握的资源,连一只大猫都喂不饱。交通太烂,情报靠马蹄声带,一条铁路连不起来。更搞笑的是,有人干脆把执政架子支到哈尔滨,偏就觉得神机妙算。
四个月,这个所谓共和国就彻底垮了。政权斗来斗去,权力你推我搡。新政府开会,桌脚都坐裂数遍,还没想明白谁说了算。没人真的去组织军队,也没人查哨报告。士兵东拉西扯,纪律全靠自觉。就在权力最混乱时,历史转头又进了新场子。
他带头搞***,新政府很快就散了。可是高尔察克也没得意一阵。1919岁末,鄂木斯克这地牌子还能亮几天?红军攻来,城破人亡。他再怎么号称“临时执政官”,其实也只是众多失败者中一个。想退一步,暗地联络日本,谋划东山再起。可是实际上,想法太好实现太难。没走出多远,背后有人出卖他。最后,英勇过,也绝望过,结局却是一声枪响。他尸体丢在安加拉河,死得干脆痛快——没人再提他的丰功伟业,没人给他哀悼。
细节还不仅如此。这些反对新政的派系并不团结,内部口号喊得响,其实各有算盘。有的人想搞自治,有的人纯粹只想图利。为了抵抗莫斯科,有人疯狂呼叫日本援兵,有人求着西方送枪送炮。信仰和利益反复拉扯,内讧甚至比对付苏联还要猛烈。你会觉得他们像群互啃的豺狼,临时借力,却缺乏拧成一股绳的把式。
稍微靠近一点看,哈尔滨那地被选为临时政府基地,也不是什么必然。中东铁路边境,人口对比本地远东俄族要复杂得多。这里藏着沙俄流民,还有不少华人家乡。有人说这是一场必然的国际权谋。可同一时期,这一带法国、德国、还有大批犹太移民。谁都有点小算盘,最后没人讨着好。
其实不光政治,后勤也是泥潭。大雪没停过,铁路冻裂,士兵只能靠本地收集食物。俄国西伯利亚部队冻死饿死的不少,出自公开档案。也有人趁乱买卖物资,大批军火被黑市倒卖。局面搞得越来越紧张。有人怀疑,是不是短视和无能才导致这场失败。可也许,要真是“无能”,怎么敢举旗独立?偏见和野心辩不清。
最有意思的是,当年的苏联,这边连一块僵土都照顾不了。可后来历史又往回拧紧,谁能想到,最后这么一块地,还是回到莫斯科的怀抱?历史,真是戏剧性的。有人觉得只要努力就能成事儿,偏有人觉得命中注定一场春梦。细究起来,没有绝对答案。
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又有另外一批人站出来,执着地想分割、想独立?也许西伯利亚永远不会属于某一个人,但它留给历史的遐想,从未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