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最长

说一说曾经短暂存在过的世界最大国家-西伯利亚国

2025-07-31 10:08世界最长

文图|蓝星穿梭者

编辑|蓝星穿梭者

西伯利亚,说成谜团都不过分。很多人觉得,这块满是冰雪的土地一直归俄罗斯所有。可离真相,远着呢!历史不像地图,不能定格不变,也不是只有线条、名字。二十世纪初,西伯利亚竟折腾出个新国家?听得都想笑,却又是真的。

1918年夏天,西伯利亚整个乱成锅粥。时间精确到7月17日,不需要再多差半天。那天,苏联刚建立不久,根基还浅。不服气的政客,失落的贵族,夹着西方列强的插手,一场军政大戏就这样拉开。莫斯科遥遥无力管到这块地,谁说莫斯科掌控一切?那不过是后来的神话。

局面很怪。当地掌权者分外热衷权力,不是一家人,说不上便宜。单子上签得多,实事没几个。当时的领导人并没多少谋划,一部分想靠拢旧沙皇,另一批想着彻底独立,谁也不服谁。临时政府选在海参崴安了家。除去光鲜称号,手握的资源,连一只大猫都喂不饱。交通太烂,情报靠马蹄声带,一条铁路连不起来。更搞笑的是,有人干脆把执政架子支到哈尔滨,偏就觉得神机妙算。

想管地管人,还想把西伯利亚推成独立。疆界定得很大,什么乌拉尔山、远东、库页岛,甚至白令海峡都往里括。但地图不会说话,嘴巴喊得响,脚下还是虚的。按资料,地盘1300万平方公里,一口气说出来自己都怕。

四个月,这个所谓共和国就彻底垮了。政权斗来斗去,权力你推我搡。新政府开会,桌脚都坐裂数遍,还没想明白谁说了算。没人真的去组织军队,也没人查哨报告。士兵东拉西扯,纪律全靠自觉。就在权力最混乱时,历史转头又进了新场子。

沙俄旧部高尔察克,这个名字你若是不熟,再翻一翻教科书也许能偶遇。他原本是帝国的海军头子,换了套衣服,成了“拯救俄罗斯”的救世主?动静不大也不小。英国和日本的军援没少,没法靠自家军需,还想搏一搏机会。

他带头搞***,新政府很快就散了。可是高尔察克也没得意一阵。1919岁末,鄂木斯克这地牌子还能亮几天?红军攻来,城破人亡。他再怎么号称“临时执政官”,其实也只是众多失败者中一个。想退一步,暗地联络日本,谋划东山再起。可是实际上,想法太好实现太难。没走出多远,背后有人出卖他。最后,英勇过,也绝望过,结局却是一声枪响。他尸体丢在安加拉河,死得干脆痛快——没人再提他的丰功伟业,没人给他哀悼。

西伯利亚能不能真的独立?背景不复杂。1917,宫廷***改天换地,布尔什维克上台。外头的列强都惊出冷汗,美国英国日本已然摩拳擦掌。内部裂痕更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地主,老学究,加上一些民族派,压根不认新政。想挣脱原有体制。这地人口少,但资源富有,兴风作浪的种子,全都种在了这片冷土里。既分内外,也有心结,叠加到一起,爆发。西伯利亚不是铁板一块?其实真没有。

细节还不仅如此。这些反对新政的派系并不团结,内部口号喊得响,其实各有算盘。有的人想搞自治,有的人纯粹只想图利。为了抵抗莫斯科,有人疯狂呼叫日本援兵,有人求着西方送枪送炮。信仰和利益反复拉扯,内讧甚至比对付苏联还要猛烈。你会觉得他们像群互啃的豺狼,临时借力,却缺乏拧成一股绳的把式。

日本真的图了西伯利亚什么?查查现今公开的数据,1918年远东地区外来军人约7万人——那几乎是当时所有部队的总和。日本派兵超过7成,占主要力量,英美法紧随其后。可惜,表面声势浩大,内里是各打各的小算盘,西方国家根本不信日本,日本人也不信英美。没人信西伯利亚自己动真格。这不是“同盟”,更像拼盘。

稍微靠近一点看,哈尔滨那地被选为临时政府基地,也不是什么必然。中东铁路边境,人口对比本地远东俄族要复杂得多。这里藏着沙俄流民,还有不少华人家乡。有人说这是一场必然的国际权谋。可同一时期,这一带法国、德国、还有大批犹太移民。谁都有点小算盘,最后没人讨着好。

起初西伯利亚想靠大列强,大列强想借机分蛋糕,蛋糕实在没人切下来,结果连碎屑都未必尝得到。草草成立的临时政府最多撑了120多天。期间,政策公文一堆,真办成什么?几乎为零。没有税,没有军饷,更别指望军事指挥。甚至铁路调度都乱成一团。现实离理想差远了,有点像年年口头计划改革,改个寂寞。

其实不光政治,后勤也是泥潭。大雪没停过,铁路冻裂,士兵只能靠本地收集食物。俄国西伯利亚部队冻死饿死的不少,出自公开档案。也有人趁乱买卖物资,大批军火被黑市倒卖。局面搞得越来越紧张。有人怀疑,是不是短视和无能才导致这场失败。可也许,要真是“无能”,怎么敢举旗独立?偏见和野心辩不清。

想倒推一句:如果西伯利亚这块地真的靠近我们,会发生什么?二十世纪初,我们自己的国家正陷入纷乱,内部权力争斗未曾停歇。外部军阀接连上位,其实无力控制北方边境。就算那时有人提出“收复西伯利亚”,现实资源根本调度不上来,撑死也就作口舌之争。

最有意思的是,当年的苏联,这边连一块僵土都照顾不了。可后来历史又往回拧紧,谁能想到,最后这么一块地,还是回到莫斯科的怀抱?历史,真是戏剧性的。有人觉得只要努力就能成事儿,偏有人觉得命中注定一场春梦。细究起来,没有绝对答案。

关于西伯利亚共和国消亡,有权威记载——俄罗斯军事科学院2013年公布的档案中提到:临时政权的寿命实为128天。可见,这场闹剧并不是没根没据。只不过,后人多当成历史笑谈,不愿多提。现如今,西伯利亚依然寒冷苍茫。可那段历史的痕迹,不会轻易消失。

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又有另外一批人站出来,执着地想分割、想独立?也许西伯利亚永远不会属于某一个人,但它留给历史的遐想,从未停息。

猜你喜欢

  • 世界最大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从“黄沙窝”到“绿长城” 世界最大人工沙棘林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生态奇迹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环球资讯特别策划“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跟随记者走进西藏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感受西藏各领域发展巨变。西藏自治区山南隆子县曾高寒..

    2025-07-31
  • 世界最大

    年产6000万吨,我国成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大暑节气,湿热交蒸,正是吃西瓜的时节。在我国,目前西瓜种植面积达2000多万亩,年产量稳定在6000万吨左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约占全球的60%,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粗略来算,您可能想象不到,在我们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西瓜将近100斤。这么多的西瓜,要怎么吃?品牌化小西瓜 成沪上“吃瓜..

    2025-07-31
  • 世界最长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在吉林投产

    人民网白城7月27日电 (记者李洋) 全球最大单体绿色合成氨项目26日在吉林大安正式投产,该项目通过800兆瓦风电光伏新能源机组发出的绿电,每年可制取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5万吨,节约标准煤23万吨。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

    2025-07-31
  • 世界最长

    【吉刻早报】全球最大!在吉林正式投产!

    省内★7月26日,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在吉林省大安市正式投产。项目通过800兆瓦风电光伏新能源机组发出的绿电,每年可制取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5万吨,节约标准煤23万吨。★26日下午,由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的“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在省委党校落下帷幕。..

    2025-07-31
  • 世界最长

    世界最长牛角:长3米,快有一台车这么长

    你知道世界上最长的牛角有多长吗?足足快有一台小轿车这么长!在2019年5月8日的时候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了一个让你想不到的一个数据:一头名叫Poncho的德克萨斯长角牛,它的牛角长度一度达到了惊人的323.74厘米,这相当于两台钢琴的宽度。这头名叫的Poncho是一头德克萨斯长角牛。德克萨斯长角牛的这个品种出名就是以标志..

    2025-07-31
  •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在吉林投产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7月26日在吉林省大安市正式投产,项目装置可年产绿氨18万吨,是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该项目创新使用直流微网、柔性控制、固态储氢等技术,为新能源就地转化探索出可复制的工业化新模式。合成氨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电..

    2025-07-31
  • 世界最高

    耗费12亿,修建完成的“世界最高佛”,如今却拜不起,水喝不起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手机凤凰网】【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文|草木壹编辑|草木壹为了圆一位大师的梦,他不惜耗资12亿修建了世界最高大佛。12年,12亿,108公斤黄金,3300吨铜材,13300块铜板,最终塑成了总高208米的大佛。佛身落成那天,来自..

    2025-07-31
  • 世界最高

    最新世界500强出炉:沃尔玛稳坐第一,还有这些最赚钱制药公司

    最新世界500强今日出炉,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增长了约1.8%。此次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从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约0.4%,约为2.98万亿美元。500家上榜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到自《财富》世界50..

    2025-07-3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