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样的作为?
徐荣是东汉末年将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下面由趣古代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说起三国时期的名将,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东吴“十二虎臣”。但有一位名将徐荣,虽然没有这些名将出名,却击败过一代奸雄曹操与孙坚,还差点将二人杀死而彻底改变汉末局势。那徐荣到底有多厉害呢
一,效力汉朝
徐荣出身幽州辽东郡寒门,因为当地靠近鲜卑、扶余、高句丽等部族,所以民风彪悍,精于骑射,弓马娴熟。因而徐荣自小就是在尚武精神浓厚的环境下长大,武艺高强,骁勇善战。
汉朝时朝廷经常在边境州郡挑选良家子弟入军(尤其是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子弟),让他们在羽林军效力,当作青年军官的后备力量。徐荣虽非六郡子弟,但由于骁勇异常而得以入选,成为羽林军的一员。
汉灵帝时爆发了黄巾之乱,孙坚、一代奸雄曹操等枭雄得以趁机崛起,成为当世名将。而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等宦官集团发生冲突,两败俱伤,成为影响汉末走向的决定性事件。在这些重大事件中都没有徐荣参与的任何记录,可见徐荣在当时只是一个基层军官,并不出名。
二,汴水破曹
董卓入京后擅行废立(废黜汉少帝刘辩,拥立汉献帝刘协),祸乱后宫(奸污公主与宫女),残害百姓(杀良冒功),很快就激起关东群雄的不满,他们便于初平元年(190年)集合到一起,共同声讨董卓。但是关东群雄之间各自心怀鬼胎,想要保存实力,导致联军发展缓慢,战果有限。
董卓见关东联军势大而长安靠近自己的老家西凉,便准备放弃洛阳,西迁长安。一代奸雄曹操见董卓西逃,认为这是消灭他的大好时机,便劝群雄西进,一举铲除董卓集团。但群雄不为所动,依旧在酸枣沉迷享乐。一代奸雄曹操无奈,只得孤军西进。
到荧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三国志·武帝纪)
一代奸雄曹操率军到达荥阳的汴水,却与徐荣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于是展开血战。徐荣所率士卒久经沙场,战斗力高,而一代奸雄曹操所部都是刚招的新兵,战斗经验不足,自然不敌徐荣而败走。
当时一代奸雄曹操的战马在战斗中为流箭射中,而徐荣的追兵就近在眼前,形势十分危急。一代奸雄曹操的堂弟曹洪于是主动把战马献给堂哥一代奸雄曹操,叫他赶紧逃走。一代奸雄曹操于是骑上曹洪的马逃走,这才逃过一劫。汴水之战中一代奸雄曹操好友卫兹、鲍韬阵亡,彩奇网,军事损失惨重。可见徐荣的能力不一般,为汉末一流的名将。
徐荣击败一代奸雄曹操后清点战场,发现曹军虽少却不惧生死,打得十分勇猛,因此推断酸枣的关东联军战力不低,于是率军西撤。由此徐荣错过了一举重创关东联军的机会,更导致自己错失了扬名天下的时机。
三,梁东败孙
时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郡兵讨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后汉书·董卓传)
随后董卓为了阻止豫州刺史孙坚西进,便派徐荣、李蒙四处掳掠百姓与物资,实行坚壁清野之策。不久徐荣与驻军梁东的孙坚遭遇,双方爆发了梁东之战。结果骁勇善战的孙坚兵败,只得带数十名亲兵逃走。徐荣于是紧追不舍,命令手下务必拿住孙坚。
孙坚见徐荣的追兵快要赶上自己,便把平时戴的红色头巾给了亲信祖茂,叫他替自己引开追兵。最终孙坚从小道偷走,祖茂则因为把红头巾缠在柱子上而得以逃脱。徐荣因为没有拿住孙坚而异常气愤,便把俘获的颍川太守李旻烹杀。
四,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