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于切磋中激共进——关于“昆仑石刻”学术争鸣思考之四

2025-07-29 10:26科技之最

光明日报评论员

这是“昆仑石刻”争鸣中,令人动容的一幕:一位学者在“对方辩友”朋友圈中,郑重为其反驳自己的文章点赞,两位“锋镝相向”的学者互行“数字时代的拱手礼”,隔空致意。

何谓“以文会友”?何谓“见字如面”?何谓“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又何谓“相激而共进”的道中同侪?一枚小小的点赞,是对“诤友”精神与学术共同体伦理根基的深层叩问。

孔子立“益者三友”之训:友直,友谅,友多闻。此亦可看作“学术诤友”摹形绘神。“直”者,敢于直言相争;“谅”者,襟怀坦荡包容;而“多闻”,则体现在他们共同的志业中——腹笥甚广,博物洽闻,切磋琢磨之际,启牖互鉴,共探真源。

回溯学林星河,此风范践行者,辉映不辍。

其为“论剑时的赠剑人”。蔡元培和胡适论红学研究范式,观点激烈相左。然纸上交锋,不妨雪中送炭。胡适苦觅《四松堂集》刻本未果,元培慨然出借,助其解决雪芹生平之惑;投桃报李,元培则从胡适所藏《雪桥诗话》中,得窥雪芹旧事。商榷文章中,胡适援引亚里士多德“爱真理过于爱朋友”之语以明志:“我把这个态度期望一切人,尤其期望我所最敬爱的蔡先生。”这,绝非薄情,彰显的恰是对学术圣殿的至高虔敬。

其为“批评者的守护者”。陈寅恪倡治史要义“了解之同情”,强调须设身处地,体察古人“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及其“苦心孤诣”,方可作持平之论。本此方法论,他直陈与自家有三代交谊的梁启超之失,指其“取己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的偏颇。然而,当梁启超身后遭到脱离时代背景的苛责时,陈寅恪重申此史观,振臂辩诬。一破一立之间,让人感慨:以真理为圭臬,亲疏之上,自有磊落公心。

其为“互成镜像的砥砺者”。爱因斯坦与玻尔围绕量子力学展开的“物理学灵魂之战”,绵延近四十载。学理相争,他们是强劲的对手;心神相契,实为至交与镜鉴。玻尔视爱因斯坦的质疑为“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则盛赞玻尔的“大胆、谨慎”,“直觉的理解力和强有力的批判能力”,称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爱、玻之战证明:真正的学术知己,未必是观点同盟;对抗的张力,也正是互相成就的不竭动力。

其实,真正的学林之友,是为求真而同途,绝非因利而结盟。深刻的思想分歧与真诚的相互尊重,可以并行不悖,甚至相济相生。古人所谓学林风骨,今人所谓学术共同体的伦理根基,其神髓正在于此!

论学求真,虽师友不稍假借;虚己以听,纵异见亦沐春晖。这,不仅是治学之绳墨,更是立人之砥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此中深意,愈咀愈甘!

“昆仑石刻”争鸣中那枚小小的“赞”,正可视为一种学脉不息的象征:同道者以直、以谅、以多闻相砥砺,共守求真之志,同循向善之途。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8日 01版)

猜你喜欢

  • 情感百科

    关于接吻鱼接吻的奥秘

    很多人看到接吻鱼接吻,第一印象就是认为爱情。经过广泛流传之后,这种鱼就成为了爱情的象征,一些情侣之间很多都会购买接吻鱼来饲养。而饲养观赏鱼这个小众文化经过实践累计,慢慢的大家也对于接吻鱼的了解更加多了,使得接吻鱼的这个小习性也被大部分养鱼玩家所了解:接吻鱼之间的接吻并不是爱情,而是鱼儿之间的一种争斗..

    2025-07-25
  • 生活百科

    关于福建武夷山的所有资料

    这座山位于福建北部,在南平市内。风景独美,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在了武夷山。对于北方人来说,这里就是一个远方的向往。对于南方人来说,这里仍然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观。有山,有水,有民居,武夷山尽显刚柔并济的地方特色。在武夷精舍景区,朱熹曾经在此教学,深深对武夷山的喜爱,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翻过历史的篇章..

    2025-07-24
  • 美食百科

    古人关于茶的诗歌

    #游戏新春创作纪#关注鲸鱼,带你一起品诗词你最喜欢烤什么?最近围炉煮茶火了,一个小火炉,一盏咕噜咕噜的热茶,两三干果橘子……窗外是风雪簌簌,屋内是茶香书香,当然了也少不了诗词醇香。鲸鱼整理了六首最温暖可爱的小诗,希望可以温暖整个新春佳节。壹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

    2025-07-22
  • 考棚社区课堂:一场关于植物的奇妙探索之旅

    2025年7月15日上午9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考棚社区负责小组的课程如期开课。刘星雨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奇妙的植物世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探索之旅。 课程伊始,刘老师以“如果你们成为一株植物,想成为什么”的提问点燃现场气氛。小朋友们踊跃作答,有的想做随风旅行的蒲公英,有的想当红彤彤的辣椒..

    2025-07-17
  • 旅游百科

    关于零碳城市建设的建议

    在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隧道股份以“承载城市‘双碳’梦想,建筑美好‘低碳’生活”为主题,分享了自身在城市“碳”索中的科技创新与成果实践,从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到卓越的绿色材料、智慧城市运管平台,再到构建城市森林碳库,带领观众近距离地“碳”寻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氢”力“氢”为,构建绿色..

    2025-06-28
  • 记者手记:让科学之光在争鸣中更加璀璨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手记:让科学之光在争鸣中更加璀璨新华社记者胡喆、彭韵佳“开放、交融、求真、创新”,走进位于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理论物理研究所北楼的报告厅,墙上八个大字分外醒目。6月24日,一场充满思考的对话,在这座创建于1978年的学术殿堂上演。承继于彭桓武、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血脉,如今..

    2025-06-27
  • 关于蜜蜂的十大事实,蜜蜂能够适应太空生活

    又到了温度相对暖和的季节,万物复苏,其中最为勤劳的莫过于是蜜蜂了,蜜蜂又要忙着采集花蜜,构建它们的巢穴,但在多数人看来,在野外遇到蜜蜂,算不上一件太好的事情,它也许会伤害你,事实上,蜜蜂身上有许多有趣秘密,如果你了解了这些,应该不会再害怕他了,下面来看看关于蜜蜂的十大事实,蜜蜂能够适应太空生活。..

    2025-06-26
  • 世界记录

    关于马的十大世界纪录,你知道几条

    引言马作为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参与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重要事件。从古代的战马到现代的竞技马,马一直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长久的历史中,马也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世界纪录。本文将介绍马的十大世界纪录,帮助你更加了解展示这些美丽的生物。1. 世界上最高的马世界上最高的马是一匹名叫Sampson的夏尔马,..

    2025-06-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