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之最

地球发烧40℃: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史上最滚烫的夏天

2025-07-28 12:21人类之最

一、数据揭示的沸腾时代

(一)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2025年6月,全球灾害性天气呈现出“多灾种并发、同一地区高频极端叠加”的特点。在欧洲西南部,法国大部、比利时、荷兰南部、德国大部、波兰西部、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地最高气温达30~33℃,较常年同期偏高4~8℃;法国中央区、葡萄牙南部、西班牙南部和东北部、意大利南部等地最高气温达35~37℃,局地最高气温超过了40℃。北美也没能逃脱高温的“魔掌”,新墨西哥、佛罗里达及西弗吉尼亚等多州出现山洪与强对流天气,造成多起死亡和基础设施破坏,北美与欧洲多地还出现了龙卷风与风暴天气,美国中部、加拿大草原地区记录EF2 - EF3级事件,造成建筑受损与多人伤亡。

热带气旋也来“凑热闹”,2025年6月全球共有9个热带气旋活动,比常年平均(5.2个)偏多3.8个。其中,东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埃里克”于6月17日下午在危地马拉钱佩里科港南偏西方向约33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生成后以每小时10 - 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接近墨西哥海岸时经历爆发性增强,于19日14时前后达到其极值强度(64m/s,四级飓风),19日19时30分前后登陆墨西哥瓦哈卡州皮诺特帕耐雄耐尔市(登陆强度50m/s,三级飓风),成为墨西哥6月遭遇的最强飓风之一,给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带了大范围风雨影响,瓦哈卡州累积降雨量达100 - 260毫米,局部地区260 - 300毫米,韦拉克鲁斯州累积降雨量100 - 260毫米。

暴雨洪涝灾害同样肆虐,南非东开普省在冷锋影响下暴雨引发洪水,水位达3 - 4米;巴基斯坦则因季风强降雨和堰塞湖风险导致洪水与山体滑坡;北美洲东部和南部、南美洲北部和东南部、非洲中部、东亚和南亚、东南亚热带群岛等地累计降水量一般在80~200毫米,其中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中美洲及东南亚部分地区超过了220毫米,局部可达380毫米以上,这些区域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普遍偏多,其中北美洲中部和西南部、南美洲东南部、非洲中部以及中国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偏多5成到1倍,局部地区偏多可达1倍以上。

(二)非洲干旱:二十年来最严重灾情

2024年南部非洲遭遇了破坏性的旱灾,马拉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更是遭遇了至少二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南部非洲的谷物总产量比五年平均水平低16%,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谷物产量分别低43%和50%。非洲最大的人工水库卡里巴湖水位大幅下降,水力发电量锐减,导致长期停电和经济中断。

东非也没能幸免,3月至5月的异常强降雨导致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布隆迪发生严重洪灾,数百人丧生,超过70万人受灾;10月至12月的降雨量又低于平均水平,引发了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西非和中非遭受特大洪灾,受灾人口超过四百万,数百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北非同样不容乐观,由于降雨量少和极端高温,谷物产量连续三年低于平均水平,摩洛哥连续六年干旱,产量比五年平均水平下降了42%。

(三)澳大利亚山火:新年伊始的灾难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日,澳大利亚珀斯东部发生一起山火,火势迅速蔓延,已摧毁多处房屋,并逼近当地一所监狱。截至当地时间2025年1月2日,消防部门仍在全力灭火,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此次山火已蔓延726公顷,造成1人受伤。

二、气候临界点突破的连锁反应

(一)生态系统的崩溃前兆

亚马逊流域正在经历历史性干旱,河流生态系统崩溃导致粉红海豚大规模死亡,科学家警告,这片“地球之肺”可能从碳汇逆转为碳源。在北极,海冰面积以每十年13%的速度缩减,北极熊被迫延长游泳距离寻找食物。

(二)农业生产的致命冲击

西班牙橄榄油产量因干旱腰斩,价格翻倍冲击全球市场;日本大米价格上涨48%,韩国大白菜价格同比上涨70%;全球可可价格在2024年初暴涨280%,直接原因是加纳和科特迪瓦遭遇4℃异常高温。

(三)城市生存空间的挤压

巴黎在46℃热浪中收容500多名处境危险者,法国官方确认两人直接死于高温;伦敦地铁因缺乏空调系统,在高温日客流量下降30%;孟买贫民窟的铁皮屋顶温度突破60℃,居民只能在深夜外出活动。

三、技术创新与政策博弈

(一)预警系统的代际升级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以机制建设和技术创新推动气象预警效能不断提升。中国气象局发布人工智能气象预报“风”系列模型,首次将临近预报时效延长至3小时,3分钟内生成未来15天、25公里分辨率逐6小时,包括降水、风和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全球预报,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可预报天数达32天,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促进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模型的规范应用和有序发展,中国气象局成立雄安气象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开展气象模型研发、智慧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技术攻关,推出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示范计划,吸引国内外35家高校、企业和事业单位报名,经测试遴选,盘古、风乌、伏羲等14个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参加实时预报示范,在今年汛期逐步接受应用检验。自6月1日起,中国首部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应用的部门规章《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施行,围绕数据开放、算法研发和应用场景赋能等提出具体政策及措施,让人工智能与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有规可循”,也为世界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

同时,中国积极开展气象早期预警实践,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早期预警中国模式,气象预警效能不断提升,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精确至全国5公里,可提前3天较准确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强对流预警可提前43分钟,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为62公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建成汇聚16个行业、82种预警信息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1分钟内可送达政府、相关部门、行业责任人。

(二)能源结构的痛苦转型

欧盟出台法令禁止低效空调,倒逼制冷设备能效标准提升至60%。德国慕尼黑居民张女士回忆:“二十年前的夏天根本不需要空调,夜间温度常跌破20℃。”这种气候特征使空调长期被视为“非必需品”。

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也成果显著,2024年6月中国风光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提前6年达到2030年目标;2025年一季度,中国风光发电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等省份表现突出,均提前完成“十四五”光伏建设目标,助力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不过,集中式光伏和风电的大规模扩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能引发潜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包括西部脆弱敏感生态区林草地侵占、生态廊道阻隔、栖息地破碎化、鸟类迁徙通道影响、局地小气候变化等,且部分项目出现重建设、轻维护的倾向,部分项目盈利能力堪忧,面对风光组件退役潮可能带来的废弃和处置问题,技术储备不足。

(三)农业适应的微观突破

在全球人口突破80亿大关,气候变化让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传统农业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智慧农业成为发展趋势。2025年,人工智能驱动的精准农业等五大趋势将重塑田间地头的“数字***”。

印度小农户通过数字技术优化灌溉,60%的受访者表示将从现代作物保护中受益;中国种植者中,61%已使用或计划使用生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8%采用直播水稻技术节水减排。浙江省气象局研发“百米级、逐小时”格点化温度预报产品和基于茶园田块的降尺度小时温度订正技术,实现山地茶叶霜冻害智能监测精准预报;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及武汉理工大学,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气象导航核心技术体系,全面增强国际航运气象保障能力。

四、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个人层面的生存指南

避免在10:00 - 16:00进行户外活动,此时阳光强烈,易引发中暑等健康问题。穿着浅色透气衣物,使用遮阳伞,减少阳光直射,降低体感温度。随身携带电解质水,每小时补充200ml,保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学会识别热射病症状:体温>40℃、意识模糊、抽搐,一旦发现及时就医。

(二)社区层面的适应创新

上海某社区将防空洞改造为“纳凉驿站”,配备医疗急救设备,为居民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新加坡推行“垂直森林”计划,在高层建筑外立面种植耐旱植物,既美化环境又降低城市温度。

(三)全球治理的迫切需求

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建立“气候难民”认定机制,目前因气候灾害流离失所者已达3000万;联合国气候谈判需突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碳关税互认体系。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征收碳关税,覆盖钢制货架、丝网制品等产品,国内企业正积极应对,如某仓储设备制造商与祺鲲科技签署三年合作协议,提前布局碳排放核算和CBAM申报服务。

五、结语:在沸腾中寻找出路

当西班牙韦尔瓦省测得46℃极端高温,当东京湾出现珊瑚白化现象,人类正在书写气候史的新篇章。这不是末日的预言,而是生存的警报。正如巴黎高温收容所墙上的标语所写:“我们改变不了太阳,但可以改变自己。”从空调能效标准到农业种植***,从个人防护到全球治理,每个选择都在决定人类文明的未来温度。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光谱巡天”突破!“国之重器” LAMOST正改变着我们对银河的认知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罗阿理在 2025 科普中国说带来演讲《光谱巡天突破:LAMOST 如何破解银河系密码》,一起了解这个支撑国家天文研究的“国之重器”。 以下是罗阿理的演讲节选:LAMOST ,即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自主创新设计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

    2025-11-01
  • 科技之最

    “中国‘梦想’号:深海探险的巨兽,地球深处的科学之矛”

    2024年11月17日,广州南沙的晨光中,一个庞然大物静静入列,它被命名为“梦想”。这并非一艘普通的船只,而是中国献给人类探索未知的一份厚礼,一把刺向地球最深处的“科学之矛”。它的使命,堪称疯狂。人类至今仍生活在我们星球薄薄的“蛋壳”上,从未能一窥其下“蛋清”——地幔的真容。陆地地壳平均厚度超过33公里,是现..

    2025-10-31
  • 只有炸掉月球 地球才会安全 究竟是为什么呢?

    提出炸掉月球这个疯狂的想法的,是美俄的科学家们。将地球上的不足,当作是受到月球影响,明显是不成熟的想法。这也只能说明科研人员的考虑不周。月球的起源不知道,人们平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月球究竟是从何而来。一直以来,世间都流传着不少关于月球的美丽故事,最有名的一个,肯定是嫦娥奔月。目前,人们不再满足..

    2025-10-31
  • 人类之最

    凡尔登:一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绞肉机,揭示战争的残酷与坚韧

    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性冲突,改变了人类对战争的认知。它不仅是史上首次大规模动员数千万兵力的战争,更以其惨烈程度和持久战的特点,成为军事史上的里程碑。其中,凡尔登战役尤为著名,被誉为“凡尔登绞肉机”,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坚韧。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以欧洲为中心的局部..

    2025-10-30
  • 人类这个最伟大,最可爱的弱点

    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功容人之过并不是只有傻瓜,才干傻事我尽管知道走这一步有很多值得顾虑的,但又不能说服自己不去走这一步,这就是冲动吧创造一个对于中国自己来说最强的中国,而不是放眼世界唯我独尊的中国她那弯弯的眉毛下面有两颗星星在活泼闪亮人都在想能拥有自己想拥有的,拥有这个词包含了太多凌驾于对所谓将被..

    2025-10-30
  • 人类文明被摧毁过 三相插头又是谁拔下的

    三相插头的秘密,目前是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开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距今10万多年的石头内,竟然出现了一个现代电器元件。这究竟是何人所为,难道是天然形成的吗,带着种种疑惑,科研人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现如今,大多数人都已普遍的接受了达尔伦的进化学说,也一致认为,人类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化,..

    2025-10-30
  • 旅游百科

    夏天昆明自驾游哪里最好玩

    7月22日,“清凉一夏 畅游昆明”2020昆明自驾游推介会在重庆举行。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携石林风景名胜区、昆明市歌舞剧院、云南金桥国际旅行社等旅游景区和文旅企业向重庆游客充分展示了昆明丰富的自驾旅游资源和新产品,邀请广大重庆市民避暑游昆明。昆明自驾避暑赏花线路多“清凉一夏 畅游昆明”2020昆明自驾游重庆推介会..

    2025-10-29
  • 旅游百科

    福州夏天白天适合游玩的地方

    福州十大夜游景点1、三坊七巷(逛街) ( 5A景区 )夜晚的三坊七巷繁华喧闹,柔和的灯光照射在重新修缮的明清建筑上,白墙、青砖、红瓦以及屋檐下的一串串红灯笼,点缀其间的翠竹古木,还有栩栩如生的古雕像,恍惚中好像回到了老福州的旧时光。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沿途可享用福州鱼丸、红糟醉香鸡、鸡茸鱼唇、太平燕等等..

    2025-10-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