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百科

西汉为何最终被王莽取代?王氏外戚是如何崛起的?

2025-07-19 08:37历史百科

西汉享国二百一十年,在汉宣帝之前曾出现多个盛世,在但“孝宣中兴”后却迅速衰弱,最终被外戚王莽所取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认为应该源于两方面,一是西汉中后期以后外戚长期掌权,使得王莽得以成功掌权;二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则为王莽取代西汉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功臣掌权到外戚揽政,王氏外戚的崛起已势不可挡

西汉建立初年,在选官用人方面在沿用了秦朝军功爵制的基础上,又一定程度沿用了先秦的世官制,因此开国功臣不仅得以封爵赐地,而且大量进入朝廷或诸侯国为官,甚至功臣子弟在继承父祖爵位的情况下,亦可以入朝为官,导致朝政大权基本被这些开国功勋所垄断。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汉高后吕雉掌权,在汉惠帝刘盈在位期间,汉高后基本沿用了刘邦的用人机制,但当汉惠帝去世之后,吕雉为了维持统治,则开始大量启用吕氏外戚,诸吕不仅纷纷得以封官进爵,就连女子亦得以嫁给皇帝或宗室,从而形成了“刘吕”共治天下的局面。

汉高后大量任用诸吕,虽然侵犯了功勋集团的利益,但由于高后的强力统治,这些功勋集团也是敢怒不敢言,直到吕雉于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去世,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勋集团才发动“诸吕之乱”,诛杀吕氏众人,并迎立代王刘恒入京即位,是为汉文帝。

虽说汉文帝是功勋集团所拥立,但新即位的汉文帝,对于功勋集团的权势却也感到极度恐惧,毕竟陈平和周勃能够将掌握着军权的吕氏推翻,谁敢保证未来不会将自己推翻。因此,汉文帝即位之初,虽然对于周勃、陈平予以了封赏,但也开始想方设法的限制和瓦解功勋集团的权势。

于是,汉文帝开始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大量启用寒门士子,同时在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十月,汉文帝刘启在贾谊的建议下,下令让列侯返回封地,即便因在朝中为官无法返回,也必须派世子返回封地。贾谊此举无疑引发了列侯的强烈不满,他们不仅拒绝离京,而且迫使汉文帝将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直到汉文帝迫使周勃带头返回封地,这些开国列侯才纷纷离京。

汉文帝去世后,继任的汉景帝同样延续了汉文帝的用人策略,进一步削弱功勋集团对朝政的影响,并大量启用晁错等寒门,进一步加剧了文官集团和功勋集团的矛盾。之后,汉景帝又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大肆削除诸侯王封地,结果就此引发“七国之乱”。

当“七国之乱”爆发后,功勋集团却再度趁机发难,竟然导致朝廷一度无将可用,以致晁错不得不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而袁盎、窦婴和丞相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中尉陈嘉、廷尉张鸥(开国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等更是联手逼宫,最终迫使汉景帝下诏诛杀晁错,功勋集团这才满意,之后才有了周亚夫升任太尉率兵平叛。

经过文景两朝的努力,开国功勋集团权势大为削弱,只有部分开国公侯因为与皇室关系较近得以在朝,例如馆陶公主的夫家堂邑侯一脉。同时,由于寒门士子难以对抗功勋集团,在汉景帝的有意扶持下,外戚自此开始抬头,例如以窦婴为代表的皇外戚,以田蚡为代表的皇后王娡王氏外戚。

汉武帝亲政之后,开始彻底摒弃开国功勋集团,以及窦氏、王氏外戚,但由于汉匈战争的关系,以卫青、霍去病为核心的卫氏外戚(皇后卫子夫)却开始崛起。汉武帝后期,为了限制卫氏外戚,开始有意扶持以李广利为首的李氏外戚,奈何李广利的军功实在无法撼动卫青霍去病。

汉武帝晚年,随着“巫蛊之祸”的爆发,卫氏外戚彻底被瓦解,鉴于当时朝中的局势,个人严重怀疑“巫蛊之祸”是不是汉武帝有意为之,不过将太子刘据牵扯进去,应该不会汉武帝的本意。之后,随着丞相刘屈氂被杀,李广利兵败投降,李氏外戚亦被消灭,而为了避免后代受到外戚辖制,汉武帝在立刘弗陵为太子后,又诛除了其生母钩弋夫人。

汉武帝临终之前,由于太子刘弗陵过于年幼,遂留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和霍光辅政,霍光虽然也是卫氏外戚出身,但由于“巫蛊之祸”后卫氏已经极度衰弱,因而汉武帝并不担心。但汉武帝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霍光竟然不久便击败上官桀和桑弘羊,得以独揽朝政。

猜你喜欢

  • 历史百科

    为什么王莽要改制推行禁二字名呢?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虽然新朝只有短短十几年,但王莽的一系列改制措施,影响了今后几百年。后人取名都用单字,也是因为当时王莽改制推行“禁二字名”。感觉王莽这个人特别喜欢改名,当时不仅是人名,就连地名也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更改,送的百姓们苦不堪言,需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适应。不过好端端的,为什么王莽要推行这样的规..

    2025-07-19
  • 历史百科

    高顺比张辽还要生猛(高顺为何不受三姓家奴吕布和一代奸雄曹操的待见

    吕布随后,吕布等人也出现了不同的命运。曹操处死了吕布、陈宫、高顺3人,收服了张辽。吕布被杀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是一方的霸主,同时也有反复无常的个性,这样的人留着就是对曹操的犯罪。陈宫则也对曹操的危害不小,同时还是吕布集团的主要骨干,98迷吧,所以他也难逃被杀的命运。让人想不通的是,曹操收服了张辽,但却..

    2025-07-19
  • 历史百科

    古代上的魏延到底是如何死的(和演义的分别有多大

    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国岌岌可危,幸亏有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得以强行续命。在刘备时代,魏延可谓顺风顺水;到了诸葛亮时代,魏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南征北战期间,魏延已经是蜀汉第一大将,却总是被诸葛亮猜忌和打压。以魏延的高强武艺和高傲性格,却总被派去执行诈败的任务,而功劳却往往被别人捡走。南征七擒孟获,魏延..

    2025-07-19
  • 历史百科

    姚启圣才华横溢,做官为何被一贬再贬呢?

    在《康熙王朝》中,有三名汉臣贯穿了整部电视剧,分别是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三人都才华横溢,但性格天差地别,最后也造成了三人结局的差别。姚启圣从小就有豪侠之气,曾在郊游萧山时,遇见两个兵卒抢掠女子,上前佯装好语相劝,夺取佩刀杀了兵卒,救下女子送还其家。姚启圣才华横溢,但因为正气浩然,骨子里面有一股犟..

    2025-07-18
  • 历史百科

    张郃和张辽都投降曹操 两人待遇为何完全不同

    陈寿在写魏书时,曾将曹魏的五位将军合传而书,称之为“……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时间到了20世纪,民间也开始流行一种说法,称这五位曹魏将军为“五子良将”。张辽和张郃都列在五子良将之列,而张辽更是位列五子良将之首,可见二位将军在曹魏的地位之高。然而,无论是张辽还是张郃,都不是在一代奸雄曹操起兵之初就跟随..

    2025-07-18
  • 历史百科

    朱高煦争夺皇位最后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有了武勋们在背后的支持,朱高煦自然不能再去刻意讨好文官集团,文武之争历来有之,武勋们还等着朱高煦继位后彻底压制住那些酸儒,朱高煦必须和他们站在一边。文官集团本也就不喜欢和朱棣比较相似的朱高煦,除了他们要坚决维护所谓的祖制外(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也是把对朱棣的不喜放在了朱高煦身上。朱棣如何..

    2025-07-18
  • 历史百科

    《红楼梦》贾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为何行事还是放荡无理?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古板守礼,那么贾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为何行事还是放荡无理?甚至因为他的轻浮举动,害死了一个无辜的生命。话说小丫头靛儿替贾宝玉解围,结果遭到薛宝钗怒斥,成了一块垫脚石、出气筒。贾宝玉当天如何都倒霉,被林黛玉和薛宝钗双方打击,自觉没意思便从贾母那出来,也不让小丫头跟着,一个人百无聊赖..

    2025-07-18
  • 历史百科

    卢龙镇发生军乱,最终是怎么被平定的?

    处置卢龙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会昌元年(841年)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李德裕不允,他对李炎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宋朝廷遣使赐诏常太速,放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果然不出李德裕所料,..

    2025-07-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