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中国地下文物最丰富的安徽寿县
一年前,我与神交多年的高中同学“老兵”,坐高铁前往安徽中部腹地、历史悠久的古城寿县,访友采风。
所访对象是几年未见的老朋友、寿县育人托管教育的校长周士和先生。行前备备课得知,寿县解放前曾经是盗墓贼和文物客最爱光顾的古城,可谓“‘名’扬天下”。然而,周校长驱车带我们回学校,沿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宽广整齐,绿化和交通标志也清晰靓丽,怎么看也找不到这里居然曾经是“盗墓者和文物客的天堂”。
周校长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却又相当善解人意。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介绍寿县历史滔滔不绝,并直截了当道出缘由:他说,现在行驶的前往通淝门的大道是新建的,当然非常时尚,大气恢宏。而之前则是泥土道,破旧不堪。就在这泥土道下,意外挖出一座古墓,内藏金币2千多克,有的金币含金量竟然达到99%,出土金币堪称世界重量之最和数量之最巨。据考古专家判断,此大道底下,可能有近四百座各个朝代的历史古墓,价值倾国倾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瑰宝。修这条大道,方便交通的作用当然为首,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现在的大道两旁,绝不可随便动土,连挖坑种树都要经过有关部门请示批准。
素有地下博物馆、楚青铜器帝国之称的寿县,在周校长接着带我们去观摩寿县楚文化博物馆中,得到无可置疑的佐证。
楚韵千年,风华再现。寿县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走进一层安徽楚文化展厅,各式青铜器琳琅满目。一处车马坑发掘场景,引得游客驻足观看。这个车马坑曾发掘出数件木环、铜车饰及木车遗迹。隔着一层玻璃,当年的挖掘现场得以重现。一旁,陈列的是战国青铜马车构件和复原后的青铜车马器造型。沿着楚文化发展脉络行进,158枚楚金币构成的“金山”,也吸引了游客们的注意。大大小小的楚金币,是博物馆特色藏品之一,形状多为楔形、圆形和龟版,印记则各不相同。
那么寿县境内为什么有这么多古墓?且墓内都有丰厚的陪葬物呢?周校长娓娓解释说,其实,寿县曾是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所以这里埋葬了许多楚国贵族,就连楚王的陵墓也在这里被发现。在先秦诸侯国中,楚国是最富有的一个国家,而且推崇“厚葬文化”,以显示墓主人的身份高贵。所以,楚国的古墓大多都有丰厚的陪葬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好。换句话说,寿县的土地下面犹如一个“藏宝库”,各种各样的珍宝被埋藏在地下。因此,在我国寿县也有“地下文物最丰富”之称。
观摩、欣赏着不胜枚举、眼花缭乱的精美的地下文物,我和礼仁老同学脑洞大开、惊艳不已。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脚下是近40米长的玻璃瓦当路,眼前是5米多高的新铸楚大鼎,千年楚韵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为能成为中华儿女而感到无比荣光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