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竹子,可以长到45米,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竹种
大家好,我是魅力科学君,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竹子——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这种竹子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部。
作为世界最大的竹子,长成后的巨龙竹通常都可以长到30米高左右,竹节的长度一般都有20多厘米,直径通常在20到30厘米之间,而根据已知的记录,它们最高可以长到45米(大概相当于15层楼那么高),直径也可以达到37厘米。
巨龙竹的巨大,离不开它们惊人的生长速度,研究表明,巨龙竹的生长集中在5至11月(雨季和高温期,此阶段占全年生长量的80%以上),其笋期日均生长量可达40厘米左右,单日峰值记录可以高达50厘米,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一丛发育成熟的巨龙竹在几年之内,就能形成一片壮观的竹林。
巨龙竹的竹笋,堪称是当地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虽然新鲜的竹笋带有一丝苦味,但经过蒸煮、漂洗处理后,苦味尽去,口感清脆,无论是炒食、凉拌还是加工成笋干、笋丝,都别有风味。
而它们巨大而坚实的竹竿,更是大自然的“万能建材”。当地人盖房子,常常用它们来做梁、做柱子,坚固耐用,把竹竿中间的竹节打通,就成了一根天然的、超大口径的引水管,能轻松地将山泉水引入村寨和田地,而几根粗壮的竹竿捆扎在一起,就是一只稳固的竹筏,是水上交通的好工具。
在现代工业领域,巨龙竹也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它们的材质优良,是制造竹胶合板、竹地板、竹砧板等高档竹制品的理想原料,它们的纤维含量高,出浆率也高,是生产高档纸张和人造丝的重要资源,有研究表明,巨龙竹的出材量可以达到普通竹子的5到8倍。
简单来讲,巨龙竹的生长高度依赖温暖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要在18到28摄氏度之间,并且它们非常怕冷,全年都不能有霜冻出现,而它们对降雨量的要求也很高,年降雨量必须达到1200毫米以上才能满足它的生长需求。
另一方面,它们对土壤也十分“挑剔”,它们喜欢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也有一定要求。
除此之外,巨龙竹的种苗繁育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它们的自然繁殖率低(种子发芽率不足30%,分株移植成活率也只有60%左右),而人工育苗技术虽然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未完全成熟,同时,它们的根系对移栽也极为敏感,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成活率大幅下降,这进一步提高了种植的难度。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虽然人们此前曾多次尝试在其他地区种植巨龙竹,但这些尝试大多都以失败告终,就算能够成活,其尺寸也会明显“缩水”,无法展现其“世界最大的竹子”应有的风采。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真正实现巨龙竹的广泛种植,还需要进一步攻克其繁育和种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