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南科人·好YOUNG老师】徐晶:在科研中守护“有趣”的初心

2025-06-11 09:46科技之最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中,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官网特推出“南科人·好YOUNG老师”系列报道,通过对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深入报道,展示南科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上的奋发作为,进一步凝练“南科人”精神内涵,为“双一流”建设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慧园5楼的化学实验室里,徐晶正执笔在实验台的防护窗上画着分子模型向学生讲解合成路径。他以“分子工程师”的匠心深耕合成化学,以“春风化雨”的责任展现师者担当,是学生眼里“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老师。在科研与育人路上,徐晶步履不停。

潜心科研的 “分子工程师”

“我从小就喜欢搭积木,能对着一堆零件琢磨一整天,觉得结构很有趣。” 当谈到科研探索的初心,徐晶回忆起童年搭积木的时光。这份对构建事物的痴迷,在接触到青霉素、青蒿素等药物的分子结构后,悄然升华为对合成化学的向往。“化学非常神奇,各种各样的分子结构就像大自然拼出的艺术品,而我的工作就是在实验室里复现甚至优化这种创造。”

徐晶将自己比作 “分子工程师”:“我们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复杂模型,目标是找到更高效、更巧妙的组合方式。别人可能需要三十步完成的合成,我们希望通过新的反应方法缩短到十几步。”这种对于“极致”的追寻,让他带领团队陆续取得突破性成果。徐晶的团队专注于笼状天然产物合成,提出创新的合成策略与方法,完成近30个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在虎皮楠生物碱合成、氧化铵盐介导Nazarov反应应用等领域中取得开创性、引领性和系统性进展。近年来,他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JACSACIENature Commun.等顶刊论文十余篇,获2020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22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2022年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3年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杰出科研奖、国家级人才计划等,并培养了一支国际一流的活性天然药物分子合成与研发团队。

徐晶表示,对于化学的兴趣源于“有趣”,对于化学的坚持则忠于“有用”。现在做科研不再追求“短平快”的成果,而是沉下心思考真正被社会和国家需要的课题,更有一种脚踏实地的使命感:“这些分子可能成为未来药物的核心结构,我们的每一步合成优化,都在为药物研发铺路。”

徐晶做科普讲座

在科研以外,徐晶还深入中小学,累计举办公益性科普讲座 15 场,他以深入浅出的表达,让深奥的科学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让基础研究连接现实需求。

教学相长 责任护航学生成长

新生进组时,徐晶总会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带着 ‘搬砖’的心态做科研。”徐晶推行 “基础夯实+兴趣引导” 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基础研究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同步进行。近年来,徐晶指导3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指导学生在JACSACIENature Commun.等著名期刊发表十余篇国际顶尖论文。培养的博士后获国家、省、市基金10项。指导本科生发表SCI一区论文8篇,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3人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0余人次获校级奖学金。近五年指导9名本科生进入Scripps研究所、香港大学等境外名校攻读博士,在2019年,徐晶课题组6名本科生全部以全额奖学金获得Scripps研究所、香港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直博Offer,被称为“学霸课题组”,受到媒体关注。

徐晶课题组

在学生眼中,徐晶不仅是导师,更是他们的“夜猫子战友”:“很多个凌晨会收到徐老师发来的手绘图—— 画着对我们之前提的问题或是数据汇报中重难点的答疑解惑。”徐晶课题组博士后张焱说道:“刚进组时大师兄就说,徐老师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老师。”徐晶笑称:“学生们每天在实验室待十几个小时,比我更加辛苦,我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遇到瓶颈时及时出现,和他们一起分析。”

徐晶开设了《有机人名反应》《天然产物全合成》等四门专业课程,不论课堂内外,他都会以“春风化雨”的态度给予同学们耐心细致的指导。课后,徐晶时常被学生们追着问非常前沿的问题,令他必须时刻关注领域前沿。“我不能做一个只会念PPT的老师。曾经有位本科生在课后向我提出一个极专业的问题,我回去查了两天文献才敢认真回复同学。”徐晶笑称,自己时刻在被南科大的学生 “卷” 着进步。

徐晶对学生的关心远不止于学术。新学生从外地来,他会主动过问是否适应城市气候;学生遭遇网络诈骗,他第一时间资助费用帮助其渡过难关,并协调调整科研任务,关注后续心理状态;学生遇到困难心态失衡期间,他积极调整学生培养计划与研究方案,精心指导其完成科研任务。这些温情背后,是他对育人初心的坚守,更是用爱与责任护航学生全面成长的师者担当。

坚守初心 与南科大共成长

2014 年的南科大,新校区才刚刚建成不久,徐晶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干事创业激情。“化学系谭斌和刘心元等老师加入南科大的时间比我早一些,他们说‘一起干吧!’,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让我觉得南科大就是实现理想的地方,充满无限可能。” 加入化学系后,徐晶积极参与了化学系以及格拉布斯研究院的建设工作,那段和同事们一起热血拼搏的日子,让他深刻感受到南科大“敢为人先”的底色和“时不我待”的精神,也成为他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印记。“我很幸运赶上了南科大迅猛发展的阶段,这里拥有很棒的科研氛围和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同事,让我受益良多。”

徐晶和学生在实验室

从最初的六七栋楼到如今的现代化校园,如今的南科大是一代代南科人共同打拼出来的平台。回顾在南科大的十一年,学校给予的自由科研空间和强大资源支持,让徐晶得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从创校初期的“热血青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学科骨干,始终没变的,是他对“有趣”与“有用”的执着。“可以说,南科大成就了我,期待学校‘敢为人先’的精神能继续延续,也希望自己为南科大健康工作更多年,能继续在南科大做出更有激情、更前沿、更实用的成果。”徐晶说道。

采写:周易霖

摄影:张晓燕

主图:丘妍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听得懂、用得顺、护得牢 中国电信天翼智屏用科技守护暖心重阳

    秋意渐浓,重阳已至。在智能化深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帮助长辈们跨越“数字鸿沟”,享受便捷居家生活,正成为尊老敬老传统的温暖延续。针对老年人群体在使用智能设备时普遍面临的“不会用、用不惯”等问题,天翼数字生活公司创新推出的天翼智屏产品,聚焦适老化需求,打破科技服务的使用壁垒,为长辈们构建起“听得懂、用得顺..

    2025-10-31
  • 探索百科

    能将新发现的射电泡泡与这次恒星形成事件联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在其第一批首要成果中,正式执役一年多的南非超活络望远镜在银河系中心区域上下各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射电泡泡”。这些泡状特征总长到达430秒间隔(1400光年,大约是太阳系到银河系中心间隔的5%。银河系中心发现的射电波段“泡泡”。解读:(来源:南非射电天文台(SARAO这对泡泡是气体构成的,之所以能被观测到是因为内部电子..

    2025-10-31
  • 商业之最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6机组今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三项 “世界之最” 守护长三角电网

    扬子晚报网10月28日讯(通讯员 许鹏锋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10月28日,句容抽水蓄能电站6组机组将全部投入商业运行。这座位于句容边城镇仑山深处的 “超级绿色充电宝”,以三项 “世界之最” 的技术实力、高效调峰能力及生态经济双效益,为长三角绿色发展注入动能。现场三项 “世界之最” 书写创新答卷站在 182.3 米高(相..

    2025-10-30
  • 民俗百科

    做一张简单有趣的母亲节贺卡

    一年,母亲节即将到来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最伟大而无私的。母亲节的场合,你可以通过做一张贺卡来给你的母亲做一张贺卡,表达你母亲的爱。下面我们是最简单的贺卡,孩子们可以学习用很多爱的形状粘贴母亲的一天过程:准备材料各种颜色的纸果酱,笔,胶水,剪刀将果酱切成一个小方块,见下图沿着对角线折叠,如下所示绘了半个爱..

    2025-10-19
  • 专栏丨无用之用可为大用——透过诺奖看科学初心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 题:无用之用可为大用——透过诺奖看科学初心新华社记者郭爽每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的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是对人类重大科研突破的礼赞,也是对科研初心的回响。对着我们的镜头,诺贝尔各奖项多名评委不约而同强调:科学研究唯有从“热爱”和“好奇”出发,勇于发现“无用之用”,方能获..

    2025-10-12
  • 守护我国唯一金丝燕海岛栖息地,见证一座海岛的生态变迁——涛声依旧在 燕逐浪归来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鸟类总数占世界鸟类总数的约1/6,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鸟类保护现状如何?这些“蓝天精灵”自由飞翔的背后,都有哪些动人故事?如何发挥全社会力量,让更多人加入爱鸟护鸟的队伍?本版即日起开设“..

    2025-10-07
  • 钢铁之躯学会温柔: 最暖的科技,是守护家的温度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满温馨的客厅。厨房里,机器人正娴熟地准备着营养早餐——这一幕,已不再是科幻电影独有的画面。从叠衣扫地到陪伴守护,智能伙伴正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用科技重新定义“家”的温度。---外骨骼机器人:当“钢铁支架”读懂人心它看起来像一套穿在身上的机械骨架,却远比我们想象中更“贴心”。其核心是..

    2025-10-06
  • 有科研人员认为 外星生命一直都在观察着地球

    地球人类,一直都活在外星生命的监视之下,这种可能性目前还只是科研人员的一种猜测。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确没有发现过外星生命存在的踪迹,科研人员做出的这种猜想,其实是受到大众的质疑的。一种新的思路从上世纪开始,全人类就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探索宇宙上面,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过,对于外星文明的寻找。但结果总是那么的..

    2025-10-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