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世界之最

国际空间站昔日拒中国,如今中国空间站甩它几条街

2025-06-01 10:28科技世界之最

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国际空间站是一项由六个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也指运行于距离地面36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的该计划发射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的六个机构分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航天局、欧洲空间局及巴西航天局,共有16个国家参与研制,却没有我们中国的一席位置。可见当时世界是看不上我们中国,可如今我们中国空间站遥遥领先,远甩它几条街。

国际空间站的概况

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首先提出的,即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最大的载人空间站。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该空间站以美国和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正式成员国有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和爱尔兰)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设计寿命为10~15年,总质量约423吨、长108米、宽(含翼展)88米,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载人舱内大气压与地表面。

中国空间站的介绍

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在轨运营10年以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初期将建造三个舱段,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每个规模20多吨。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随后,空间站运营期间,最多的时候,将有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整个系统加起来将达90多吨。2020年空间站建好后,将随即投入正常运营,开展科学研究和太空实验,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2014年9月10日,杨利伟称,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

中国自建空间站的原因

二战结束以后人类在太空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美国总统又提出建立国际空间站。但是美国却把中国这样一个航天大国拒之门外,不让中国参与建设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于是中国便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建设自己空间站之路。要说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就不得不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规划,中国已经分别在2010年和2015年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同时也发射了5艘无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和驻留实验。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是分三步走:首先,能上天;其次,能出舱;最后,建立小型空间站。中国建设空间站的计划也是分三步走:首先,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其次,实现无人对接;最后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实验室,可以说这样的规划目的清晰、明确而且切实可行。

中国成为太空领域领头羊

目前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在未来会成为在太空领域的领头羊。那么中国为什么能在太空领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十分先进,中国自行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圆满完成了各种发射任务。

而除了运载火箭技术先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工业基础,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可以为太空探索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就可以保证造出来的运载火箭、航天器以及空间站。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肯定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同时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是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曾经美国一架航天飞机在升空之后发生了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事后检查事故原因居然是一个螺丝钉掉了。

美国在众多科技领域都领先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但是在建设空间站这个问题上却黔驴技穷,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合作建设国际空间站。而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却能凭借一己之力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空间站,这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好评中国丨科普之风吹遍神州,科技之光照亮未来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出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图源:新华社□路小舟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随着“科普报告话前沿”的讲堂走进社区、“科学文化进基层”的活动深入乡村等,这场由中国科协与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科普盛宴,不仅成为一场全国性的科学传播行动,更..

    2025-09-07
  • 专访:中国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访美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

    新华社美国新奥尔良9月5日电 专访:中国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访美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美国知名军事历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日前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战场在二战中亚洲及太平洋战场居于“核心..

    2025-09-07
  • 世界最重

    中国3年半建世界最高桥,英国却用同样时间修一座立交桥?

    中国用三年半建起世界最高桥,英国却拿同样时间修一座立交桥?这速度对比太扎心了!就在今年9月底,中国又要刷新一项世界纪录——花江峡谷大桥即将通车,它的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25米,比法国米约高架桥高出近一倍,直接坐上“世界最高桥梁”的头把交椅。这座桥横跨贵州深山峡谷,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创下山区桥梁跨度之..

    2025-09-07
  • 人类之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世界之最”:这些开创性成就你知道几个?

    中国历史不仅留下了震撼世界的奇迹工程,更在科技、文化、制度等诸多领域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它们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是10项不重复的开创性成就,带你领略中华文明的卓越创造力: 1.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楚国人甘德与魏国人石申在公元前4..

    2025-09-06
  • 机械之最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东南亚寻商机 携手合作促互利共赢

    中新网长沙9月4日电 (易丹)9月4日,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实达城会议中心开幕。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应急装备、工程车辆”为主题,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工程机械最新成果,旨在打造中马两国乃至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高地,成为推动共建国家设施联..

    2025-09-06
  • 科技之最

    美国“西南偏南”科技艺术节致信2025外滩大会:中国年轻人的蓬勃创造力令人振奋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即将于9月10日-13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召开。近年来,外滩大会因其展现的前沿科技、跨界创意,吸引了全球关注。 2025年外滩大会开幕之际,被誉为全球青年“科技朝圣之地”的美国科技艺术节—“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简称SXSW)向外滩大会发来一封特别的视频致信。..

    2025-09-06
  • 军事之最

    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军事天才,他的战略智慧至今无人能及!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寒微,却凭借超凡的军事才能,从一介布衣蜕变为一代兵仙;他屡遭屈辱,却在逆境中锻造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战无不胜,却最终难逃政治斗争的悲剧命运。他就是西汉初期的军事统帅——韩信,一位被后世尊为兵仙的军事天才。一、寒门出身:逆境中锻造的坚韧品格韩信生于公元前231..

    2025-09-06
  • 娱乐百科

    跪求引进,豆瓣9.2的中国故事

    「阿凡达」系列,无需鱼叔多说。目前,全球历史票房榜上,两部《阿凡达》分别占据第一、第三席。特别是2009年的第一部,几乎在各地都找不到对手。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的它在日本有一个强劲的对手。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一部低成本、无特效、耗时10年完成的纪录片。上映后不仅引发了观影狂潮,而且票房一度超过了《阿凡达》。..

    2025-09-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