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Science:中国开启近地小行星采样征程,探索宇宙奥秘新篇

2025-05-28 11:50世界奇闻
中国已正式启动对一颗不同寻常的近地小行星的采样任务。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全球天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期待。

此次肩负采样重任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二号探测器。2025 年 2 月 20 日,天问二号探测器顺利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按计划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关键环节后,于 5 月 18 日上午顺利转入发射区。执行天问二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遥一一〇运载火箭,也于 5 月 14 日早早由技术区转入发射区,并迅速完成吊装、对接等工作。截至目前,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预计 5 月底将择机实施发射。

天问二号的探测目标,是一颗名为 2016 HO3 的近地小行星,它还有个浪漫的名字 ——“振荡天星”。这颗小行星颇为独特,在浩渺宇宙中,它一边绕太阳进行轨道运动,一边与地球 “伴飞共舞”,仿佛地球的一位特殊 “伙伴”。从外观数据来看,它的尺寸相对较小,大致为 40×100 米。地面观测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其反射光谱与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月球样品更为接近,这一特征与常见小行星大相径庭。

近日,中国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宝音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更是为这颗小行星增添了神秘色彩。研究表明,2016 HO3 源于月球背面的布鲁诺撞击坑。研究团队结合撞击动力学结论和月表撞击坑数据,建立了月球撞击产生的高速逃逸碎片和撞击坑尺寸间的定量关系,从而锁定了可能的源撞击坑直径范围。

同时,考虑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动力学寿命约束,通过对月球逃逸碎片的长期轨道演化研究,建立了从撞击溅射到长期轨道演变的完整动力学路径,最终在月球表面数以万计的大型撞击坑中,确认了 “年轻” 的布鲁诺撞击坑是 2016 HO3 的起源地,证实了其动力学可行性和唯一性。相关研究成果已以 “振荡天星的太空之旅:从月球布鲁诺撞击坑到地球 1:1 共振轨道” 为题,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杂志。若未来天问二号任务能够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将首次将近地小行星与月球特定撞击坑建立起动力学关联,并有望揭示一类尚未被发现的月球起源小行星家族,对近地小行星起源演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对 2016 HO3 进行采样,其意义深远。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小行星被视为太阳系形成初期的 “活化石”。在太阳系漫长的 46 亿年历史中,诸多行星和卫星历经复杂演化,原始信息大多已被磨灭。而小行星由于自身质量小、引力微弱,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少,较好地保留了太阳系诞生之初的物质成分和原始信息。通过分析 2016 HO3 的样本,科学家有望深入了解太阳系早期的物质组成、形成过程以及演化机制,这对于解答太阳系起源等基础科学问题至关重要。

从潜在资源角度而言,一些小行星富含铁、镍、钴等金属资源,以及水冰等物质。水冰不仅能为未来人类的深空探索提供水资源保障,分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还可作为火箭推进剂。若能掌握从小行星获取资源的技术,将为人类未来的太空开发和星际旅行开辟新路径。

然而,天问二号此次执行的采样任务,面临着诸多棘手挑战。与常见的行星探测不同,2016 HO3 这颗小行星质量极小,几乎不存在重力。这就导致天问二号探测器无法像在行星探测时那样,通过制动减速,利用行星引力作用进入环绕轨道。它只能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精准追上小行星,实现与之 “并肩飞行” 的伴飞状态,然后在伴飞过程中寻找合适时机,完成附着与采样工作。这一系列操作,对探测器的轨道控制精度、自主导航能力以及机械臂的操作稳定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研团队在探测器设计上煞费苦心。天问二号由主探测器与返回舱两部分构成。主探测器的主电能供给系统采用了独特的圆形柔性太阳翼,其展开后形似一把撑开的大伞。选用这种特殊构型,有效降低了传统太阳翼在探测器软着陆过程中的触地风险。“天问二号” 采用双翼结构,单个翼的面积达 17 平方米,如此硕大的太阳翼,是为了应对任务的特殊需求。完成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后,主探测器很可能继续向深空飞行,越往深空,获取的阳光越少,因此需要加大太阳翼面积,以确保探测器在漫长的太空旅程中有足够的能源供应。

根据既定规划,天问二号在成功发射后,将踏上漫长的太空之旅。当它抵达距离地球约 4300 万至 4500 万公里处,便会接近 2016 HO3 小行星,并努力实现伴飞。随后,探测器将小心翼翼地释放采样装置,尝试在小行星表面进行采样。采样完成后,装有珍贵样品的返回舱将与主探测器分离,独自踏上归程,预计于 2026 年返回地球轨道,将采集到的样品送回地面。而主探测器在完成采样任务后,若条件允许,还将借助火星引力前往主带彗星 311P/PANSTARRS,预计在 2032 年抵达并对该彗星展开探测,进一步拓展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边界。

中国此次对近地小行星 2016 HO3 开展采样任务,是我国深空探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也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贡献了中国力量。随着天问二号发射日期的日益临近,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期待见证中国航天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猜你喜欢

  • 世界排行

    女排最新世界排名:日本312.78跌第8,中国337.12排第6,巴西第2

    世界女排联赛第二周比赛已经展开,第1比赛日2场比赛也已经结束,巴西3-2险胜日本后世界排名积分增加1.84分,日本女排则少扣当赢减1.84分,因此在日本女排2-3憾负巴西女排后,两支球队的世界排名变化如下:巴西女排世界排名积分373.51分位居世界第2,与世界第1土耳其女排的差距为6.42分,差距十分微弱,一场大比分的以下克上..

    2025-07-19
  • 世界之最

    谁是世界头号经济体?24国民调出炉:中国“得票”超美国,德法意都“认了”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媒7月16日报道,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全球多国对中国好感度上升,对美国的看法变得更负面。与此同时,各国对中美经济地位的认知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体。这一观点在大多数受访的欧洲国家中,获得半数及以上民众认可。对中国好..

    2025-07-19
  • 人类探索宇宙,到底图个啥?

    夏夜里搬个小马扎,你有没有盯着星星发过呆?那些亮得像碎钻的光斑,离咱们最近的也有4光年,相当于绕地球10万圈。人类花几千年造望远镜、不断发射火箭,难道真像老辈人说的“闲得慌”?还是说,咱们抬头看天的样子,其实藏着比“找地外文明”更实在的小心思?古时候,咱们的老祖宗最早看天,是为了活命。商朝人看星象算农..

    2025-07-19
  • 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中国的乔戈里峰(8611米)

    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8844米),那么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山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最小二就告诉你,依然是中国边境上的乔戈里峰,海拔高度8611米。一、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高度:8611米)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又别称K2峰,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低233..

    2025-07-19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即将变成印度)

    截止2015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77亿人,如果你不是没有见过任何世面的人,都应该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不过这样的格局在未来10年内会发生变化,印度会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13.68亿)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目前人口总数为13.68亿,..

    2025-07-19
  • 中国十大

    中国10大绝色名山,峨眉山居次席,三清山列第三,登顶6座算你狠

    山野有灵气,爱爬山的朋友一定对中国那些绝美名山充满向往。今天就带你认识10大绝色名山,峨眉山、三清山都榜上有名。能爬过6座的,绝对是行走的风景收割机!你去过几座?中国的这些绝色名山,每一座都各有风情,爬过的人都懂那种成就感。峨眉、三清这些名字一听就让人心生向往,真要能登顶六座,妥妥的户外大神了。其实爬..

    2025-07-18
  • 世界奇闻

    从地球到星辰: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星的闪烁,仿佛在低语,向我们诉说着无尽的秘密。我们为何要踏上探索这些遥远星系的旅程?是为了寻找外星生命的踪迹,还是为了揭开宇宙深藏的奥秘?每一个问题都引发新的思考,在天台仰望天文奇观时,仿佛置身小宇宙,我们化身宇宙护卫队,一同探索天文与未知的奥秘。但,探索宇宙的真实意义,或许并不在..

    2025-07-18
  • 世界排行

    最新世界排名:孙颖莎11250分断层第一,中国7将前10,朱雨玲第6

    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国际乒联2025年第29周世界排名火热出炉。女子单打方面,中国队在前十名中占据7席。其中,“小魔王”孙颖莎继续高居第一位,刚刚夺得2025年WTT美国大满贯女单亚军的小将陈熠首进前十,夺得女单冠军的朱雨玲上升到第6。多哈世乒赛结束后,国乒主力一直没有出战WTT赛事,球队的战绩也非常糟糕,连续三站..

    2025-07-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