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记录

英伟达再破世界纪录,每秒1000 token!刚刚,全球最快Llama 4诞生

2025-05-25 11:37世界记录

编辑:编辑部 XZH

【新智元导读】英伟达,亲手打破了自己的天花板!刚刚,Blackwell单用户每秒突破了1000个token,在Llama 4 Maverick模型上,再次创下了AI推理的世界纪录。在官博中,团队放出了不少绝密武器。

你以为,AI推理的速度已经够快了?

不,英伟达还能再次颠覆你的想象——就在刚刚,他们用Blackwell创下了AI推理的新纪录。

仅仅采用单节点(8颗Blackwell GPU)的DGX B200服务器,英伟达就实现了Llama 4 Maverick模型每秒单用户生成1000个token(TPS/user)的惊人成绩!

单节点使用8块B200 GPU

这项速度记录,由AI基准测试服务Artificial Analysis独立测量。

而且,更令人咋舌的是,单台服务器(GB200 NVL72,配备72颗Blackwell GPU)的整体吞吐量,已经达到了72,000 TPS!

GB200 NVL72液冷机架原型机

这场速度***的幕后,是一整套精心布局的技术组合拳——

使用TensorRT-LLM优化框架和EAGLE-3架构训练推测解码草稿模型;在GEMM、MoE及Attention计算中全面应用FP8数据格式,有效缩小模型体积并提高计算效率;应用CUDA内核优化技术(如空间分区、GEMM权重重排、Attention内核并行优化、程序化依赖启动(PDL)等);运算融合(如FC13+SwiGLU、FC_QKV+attn_scaling、AllReduce+RMSnorm融合)。

由此,Blackwell的性能潜力彻底被点燃,一举实现了4倍加速,直接把之前的最强Blackwell基线甩在身后!

迄今测试过最快Maverick实现

这次优化措施在保持响应准确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

英伟达针对GEMM(通用矩阵乘法)、MoE(混合专家模型)及Attention(注意力)运算运用了FP8数据类型,旨在减小模型体积,并充分利用Blackwell Tensor Core技术所带来的高FP8吞吐量优势。

如下表所示,采用FP8数据格式后,模型在多项评估指标上的准确度可与Artificial Analysis采用BF16数据格式(进行测试)所达到的准确度相媲美:

为何减少延迟至关重要?

大部分用生成式AI的场景,都要在吞吐量(throughput)和延迟(latency)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好让很多用户同时使用时,都能有个「还不错」的体验。

但是,有些关键场景,比如要迅速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响应速度」就变得特别重要,哪怕一点延迟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无论你想要的是同时处理尽可能多的请求,还是希望既能处理很多请求、响应又比较快,还是只想最快地服务单个用户(即最小化单个用户的延迟),Blackwell的硬件都是最佳选择。

下图概述了英伟达在推理过程中应用的内核优化和融合(以红色虚线框标示)。

英伟达实现了若干低延迟GEMM内核,并应用了各种内核融合(如FC13+SwiGLU、FC_QKV+attn_scaling以及AllReduce+RMSnorm),从而使Blackwell GPU在最小延迟场景下表现出色。

CUDA内核优化与融合

在内核优化与融合方面,英伟达采用了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空间分区与高效内存加载

利用空间划分(也称为warp专业化)并设计GEMM内核,可以高效的方式从内存中加载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NVIDIA DGX所提供的巨大内存带宽——总计64TB/s。

GEMM权重重排

将GEMM权重以一种优化的swizzled格式进行重排。

由此可以确保在使用Blackwell第五代Tensor Core完成矩阵乘法计算后,从Tensor内存加载计算结果时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数据布局。

Attention内核并行优化

通过沿K和V张量的序列长度维度对计算进行划分,优化了Attention内核的性能,使得计算任务能够在多个CUDA线程块上并行执行。

此外,还利用分布式共享内存机制,在同一线程块集群内的不同线程块之间高效地进行结果规约,从而避免了访问全局内存的需要。

运算融合

通过启用不同运算之间的融合,来减少内核执行间的开销以及内存加载/存储的次数。

例如,将AllReduce运算与紧随其后的RMSNorm运算及量化(Quantize)运算融合成单一的CUDA内核,以及将SwiGLU运算与其前置的GEMM运算进行融合。

程序化依赖启动(PDL)

程序化依赖启动(PDL)是一项CUDA功能,它能够减少同一CUDA流上两个连续CUDA内核执行之间的GPU空闲时间,甚至允许这两个内核部分重叠执行。

默认情况下,当多个内核在同一个CUDA流上启动时,第二个内核必须等待第一个内核执行完毕后才能开始。

这种机制会导致两个主要的性能问题:

其一,两个连续的内核执行之间会产生微小的间隙(如下图所示),在此期间GPU处于闲置状态。其二,当第一个内核的执行接近尾声时,它可能仍会占用一部分流式多处理器(SM)来完成剩余的CUDA块计算,这使得GPU上的其他SM处于空闲,从而导致GPU整体计算能力的利用率不足。通过在CUDA中运用程序化依赖启动API,英伟达允许次级内核(secondary kernel)在主内核(primary kernel)仍在运行时就开始执行。

在初始准备阶段(preamble period),次级内核可以执行那些不依赖于主内核执行的计算任务,并加载相应的数据。

这不仅消除了两个连续内核之间的执行间隙,也显著提升了GPU的利用率;因为当主内核仅占用GPU上的部分SM时,其余空闲的SM便可以开始运行次级内核。

推测解码

推测解码(Speculative Decoding)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技术,用于在不牺牲生成文本质量的前提下,加速LLM的推理速度。

该技术通过一个规模更小、速度更快的「草稿」模型来预测一个推测token序列,然后由规模更大(通常也更慢)的LLM并行验证这些token。

其加速效果源于:在目标模型的一次迭代中,有机会生成多个token,代价则是草稿模型带来的一些额外开销。

端到端的工作流

首先,在目标模型完成上下文阶段(此阶段亦会生成token t1)之后,草稿模型会迅速生成一连串潜在的token(例如d2-d4)。

随后,目标模型进入生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它会针对整个草稿序列,一次性地并行验证(或生成)每个位置的下一个token。

如图所示,如果草稿token与目标模型自身将要生成的token相匹配,目标模型便可能「接受」其中的若干token(如d2、d3),同时「拒绝」其他的token(如d4)。

这个循环不断重复:被接受的token得以保留;若发生拒绝(例如,在d4被拒绝后),目标模型会提供正确的下一个token(如t4);然后,草稿模型会生成一个新的推测序列(例如d5-d7)。

通过并行验证多个token——而不是依赖(速度较慢的)目标模型逐个生成它们——并充分利用草稿模型的快速推测能力,系统能够实现显著的速度提升,尤其是当草稿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时。

「接受长度(AL)」定义为在单次验证步骤中,平均能够成功生成的token数量。

AL值越高,加速效果越显著。

对此,英伟达采用了一种基于EAGLE3的架构作为其推测解码方法,主要通过调整推测层中前馈网络(FFN)的大小来优化接受长度(AL)。

在推理过程中,需要在目标模型的前向传播阶段记录低、中、高三个层级的特征(即初始、中间及末端解码层输出的隐藏状态)。

之后,再将这些隐藏状态与token嵌入相结合,并将结果输入到推测层。该推测层随后以自回归方式生成一个草稿token序列,供目标模型进行并行验证。

推测层的开销虽然不大,但也不可忽视。因此,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草稿长度与端到端加速效果之间取得理想的平衡。

草稿长度越长,AL通常也越高,但相应地,运行草稿模型所产生的额外成本也会增加。根据英伟达在下方实验中展示的结果,当草稿长度设置为3时,可获得最佳的加速效果。

通过CUDA Graph和重叠调度器减少主机端开销

推测解码的另一个挑战在于减少主模型与草稿模型之间的通信和同步开销。

如果英伟达将采样/验证逻辑置于主机端,便会在主机与设备之间引入额外的同步点,进而破坏CUDA Graph的完整性。

因此,英伟达选择将验证逻辑保留在设备端,从而能够将目标模型的前向传播、验证逻辑以及草稿模型的前向传播都整合到同一个CUDA Graph中。

此外,英伟达还启用了TensorRT-LLM的重叠调度器,以进一步让当前迭代的模型前向传播与下一次迭代的输入准备及CUDA Graph启动过程实现重叠。

使用torch.compile()优化草稿模型层

由于验证逻辑是采用Torch原生操作在设备端实现的,这导致英伟达最终生成了大量细小的Torch原生内核。

手动融合这些内核不仅复杂,且容易出错。

为此,英伟达采用torch.compile(),借助OpenAI Triton的能力来自动完成这部分内核的融合,并生成最优化的版本。

这一举措帮助英伟达将草稿模型的开销从25%成功降低到了18%(当草稿长度为3时)。

总结

总的来说,这一创世界纪录的速度,是强大Blackwell架构、自CUDA层面起直至上层应用的深度软件优化,以及英伟达量身定制的推测解码实现所带来的显著加速三者结合的成果,它直接响应了下一代AI交互应用对低延迟的迫切需求。

正如英伟达所展示的那样,这些技术进步确保了即便是超大规模模型,也能够提供足够的处理速度和响应能力,以支持无缝的实时用户体验和复杂的AI智能体部署场景。

作者介绍

Yilin Fan

Yilin Fan是英伟达的高级深度学习工程师,专注于TensorRT/TensorRT-LLM的性能。

他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士学位。

在加入英伟达之前,他曾在小马智行工作,负责优化与部署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深度学习模型。

Po-Han Huang

Po-Han Huang是英伟达的深度学习软件工程师。

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通过TensorRT和CUDA优化来加速已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推理。

他拥有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专业知识涵盖深度学习加速、计算机视觉和GPU架构。

Ben Hamm

Ben Hamm是英伟达的技术产品经理,专注于LLM推理性能与优化。

此前,他曾在亚马逊担任产品经理,负责Alexa的唤醒词检测机器学习栈。之后加入OctoAI并担任LLM托管服务的产品经理。随着公司被收购,他也跟着一起来到了英伟达。

有趣的是,作为一名计算机视觉的爱好者,他甚至还发明了一款AI驱动的猫门。

猜你喜欢

  • 机械之最

    特稿丨从“十五五”全球热词看中国新机遇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3日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次重要会议引发多国人士和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十五五’规划”“高质量发展”“绿色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互利共赢”……这些全球媒体和学者..

    2025-10-27
  • 世界最长

    全球最大整装煤田在新疆,储量达3900亿吨,为何我国还要进口煤炭

    新疆准东煤田,被公认是全球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储量足足有3900亿吨。整装煤田就是整个区域地下全是大片连续的煤层,没断层,开采起来相对省事。准东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面积大约1.5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两个上海市那么大。煤层平均厚度在40多米,有些地方厚到80米以上,每平方公里煤炭量能到5000万吨。这煤不光量大,..

    2025-10-27
  • 全国民航26日起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 新航线将刷新全球最长单程航线纪录

    全国民航将于2025年10月26日至2026年3月28日,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这将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呢?新航季共有21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11.95万班,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共有39家航空公司新开586条国内独飞航线,多数集中在西北与华东、东北与中南、西南与华东之间的干支衔接航线和支线航线上。比如,..

    2025-10-27
  • 世界最重

    253km/h!世界极速最高10万元内汽车诞生:真能扮猪吃老虎

    快科技10月25日消息,一台10万元以内的国产轿车,在德国不限速高速上竟然跑出来253km/h的成绩,进入到性能车的范畴,这合理吗?近日,帝豪民间代言人、知名汽车博主“极速拍档-Jacky”将自己的"吉利帝豪L雷神Hi-P 1.5TD-DHT Pro 100KM Super净”运到了德国,挑战了纽北赛带,还上了不限速高速。在不限速高速上,博主将这台..

    2025-10-27
  • 全球前十轮胎品牌:最新排名深度揭秘

    当前全球轮胎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企业在选择轮胎品牌时面临技术适配性不足、全球化服务受限、成本控制困难、品牌溢价有限及绿色转型压力等核心痛点。据2024年全球轮胎行业报告显示,78%的新能源车企对轮胎提出“低滚阻、高静音、强承载”需求,但超六成企业技术滞后;全球超30项贸易壁垒使出口成本增加25%,仅15%企业具备..

    2025-10-26
  • 全球最赚钱的生意:发行稳定币,躺着赚百亿的商业逻辑

    在全球商业版图里,有一门生意的暴利程度远超石油、房地产,它就是发行稳定币。单是USDT这一个稳定币,其背后公司靠利息一年就能狂揽上百亿美金,利润率甚至超过苹果,堪称数字时代的“造富机器”。这门生意究竟如何运作?今天我们就来拆解其底层逻辑。 一、稳定币:区块链上的“数字美元” 要理解其暴利,得先搞懂什么是稳..

    2025-10-26
  • 世界最长

    载电量约24000千瓦时 续航里程500公里 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在宜下水

    10 月19日,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葛洲坝”号,在宜昌秭归顺利下水。作为我国万吨级纯电动散货船研制及示范应用的标杆项目,该船下水标志着我国内河航运正式迈入“零排放、智能化”发展新阶段,为全球内河新能源船舶发展树立“中国标杆”。黄翔摄据介绍,“葛洲坝”号总长129.98 米、型宽22米、型深7.7米,设计吃水6..

    2025-10-26
  • 世界最重

    见证历史!全球前十!

    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超120.52亿元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0的亚洲电影祝贺!此前《哪吒之魔童闹海》已连续创造多项纪录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2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并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从当地时间13日起《哪吒2》在澳大利亚、新西兰..

    2025-10-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