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科学红毯,让科学家成为“最亮的星”

2025-05-19 11:55科技之最
5月17日,2025上海科技节开幕,科学家与人形机器人共走红毯。

上海科技节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上海市民尤其是科技爱好者认知科学、体验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天上午,2025上海科技节盛大启幕,张江科学会堂穹顶广场再次“星光闪耀”。

“科学红毯秀”是每年上海科技节的重磅节目,也是展现科技魅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窗口。继2024元宇宙科学红毯之后,本届科技节开幕式上亮相的AI科学红毯再次挑战了“不可能”:它不仅实现了现实景观的空间拓展,还能通过实时采集嘉宾的运动数据,实现虚实互动,向观众讲述科学家们的科研奋斗故事,用生动的形式展现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嘉宾们一踏上红毯,AI科学红毯就能实时将他们的动作与展现其创新成果的场景实时融合。比如,用“生命之树”展示生命科学研究与维护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密切联系;用“热带雨林”比喻每一项科创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良好的科创生态与环境。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之下,科技不再“神秘莫测”,一切都变得可触、可感。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当然还数人形机器人的闪亮登场。来自智元和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和科学家嘉宾一起走上红毯,还向观众挥手打招呼,在现场打起太极拳。机器人稳定的表现展现了具身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具实用性,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笔者注意到,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钧瑛走上红毯后,在大屏幕上通过AI技术与年轻的自己深情相拥,让许多观众深受感动。正如袁院士所言,多年来的路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但也走得很开心。这温暖的一幕,是一位科学大家对科研初心的回望,更是对科学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AI科学红毯的作用不仅在于展示,更在于连接;走红毯也不只是属于科学家们的“仪式感”,更为所有市民提供了最直观的“参与感”。通过现场直播的镜头,我们看到开幕式现场出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庞,小朋友们手拿灯牌、标语,用灿烂的笑脸热情地支持着自己喜爱的科学家,崇拜、向往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走过红毯的嘉宾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科学大家,也看到了很多“跨界”的面孔,还有少年创客、科普网红……他们未必身处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但都通过身体力行,将科学精神散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向科学家“致敬”到全城“人人参与”,一条科学红毯让所有人见证了上海科创生态的多层次与极致的包容性。

据介绍,本届科技节的主题是“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期两周,共设置开幕板块、会议板块、开放活动板块、赛事板块、媒体科普板块、闭幕板块共六大板块。科技节期间,将有48家科普基地向市民推出特别优惠价,56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设施将向公众开放。

“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接下去的两周里,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上海科技节的活动全面了解近年来上海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方面取得的阶段成果,还能充分了解到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规划布局和未来愿景。

今年是上海科技节的第35个年头,也是科学红毯铺开的第11年。让科学家成为“最亮的星”,让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最新成果走到聚光灯下,正是整座城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认同和尊重。相信,这种弥漫全城的“氛围感”,也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大助力。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上海这位科学家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发现关键化石证据,共同确立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上海交通大学丁洪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08
  • 科技之最

    中国科学家破解演化与量子之谜!2025未来科学大奖,720万重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从恐龙羽毛到量子芯片,他们用“中国答案”重塑世界科学版图核心速览生命科学奖:季强、徐星、周忠和凭辽西化石证据,终结150年“鸟类起源”之争物质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开创拓扑电子材料,为量子计算铺就“中国路径”技术革新奖:75岁卢志远以三维存储技术,让手机存储量暴增..

    2025-08-08
  • 科技之最

    鸟类起源恐龙的化石证据、拓扑电子材料突破……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8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获悉,2025年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因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

    2025-08-08
  •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七位科学家获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三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奖”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25-08-08
  • 科技之最

    「科学」有史以来最值得阅读的15本科学书籍,扩展你的认知维度

    普通人想提升科学认知,却总被专业术语和复杂公式劝退。近期网络热传的“15本必读科学书单”精准踩中知识焦虑,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卡尔·萨根《宇宙》等经典著作集体上榜。这份书单真正价值在于打通了专业知识和大众理解的壁垒,用故事思维重构硬核科学。当量子纠缠成为社交话题,当ChatGPT引发全民讨论,科学认知..

    2025-08-06
  • 世界最高

    美国不再是霸主。澳媒: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全球吃瓜群众最近又被一条大新闻刷屏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早在2014年就超越美国,现在领先幅度已扩大到40%。这事让不少习惯了美国第一的网友直呼世界观崩了,土澳媒体更是连夜改标题喊话让自家矿产老板们抱紧中国大腿。不过仔细看看数据来源,发现里面门道还挺多。用购买力平价算经..

    2025-08-05
  • 排行榜

    胡润全球富豪榜出炉!张一鸣成为中国首富

    【大河财立方消息】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14年发布“全球富豪榜”。53岁的埃隆·马斯克五年内第四次成为世界首富,拥有3.07万亿元人民币的财富,增长了82%,即1.38万亿元,得益于特朗普当选后特斯拉股价的飙升。亚马逊61岁的杰夫·贝佐斯以1.9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第二,增长44..

    2025-08-04
  • 科技之最

    用看得见的魔法,点亮孩子心中的科学之光

    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这是好事。好奇心,是科学启蒙最珍贵的种子。当科学遇见童心:一场看不见的奇遇空气中漂浮着什么?孩子的小手在空中挥舞,想要抓住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我们告诉他们那是气体。但对一个五岁的小朋友来说,气体这个词。太抽象了。二氧化碳——这个听起来很高深的名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每一次..

    2025-08-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