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大超级工程,第一名投资超5500亿元,你能想到吗?
阅读本文前,请点个关注,以便更好的获取信息,感谢支持!
下面笔者就带领大家了解十大超级工程,其总投资超万亿,每一个项目都如雷贯耳,你知道哪些?
1、“西电东送”工程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煤炭和水能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丰富的电力资源。
特别是自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普及开来,西部荒漠和戈壁滩纷纷覆盖起了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常年少雨,光热充足,正是清洁能源布局的最好地区。
但西部电力资源虽然丰富,却没有太多的制造业承载。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产业密集,电力资源紧缺。
该工程主要分为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起内蒙古、陕西,向华北一带输电;中起川渝地区,向华中、华东一带输电;南起云南、广西、贵州地区,向珠三角输电,耗时10年时间建成,为东部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西气东输”工程
我国西部地区人烟稀少,但矿产资源丰富,不管是煤炭、天然气还是石油,都比起东中部地区高出很多。而天然气是民生工程的能源之一,且也是可替代煤炭的清洁能源,对于完成“碳达峰”目标的中国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国开展了西气东输工程,其投资额为5265亿元,可惠及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每年输气量超8000亿立方米,可减少10.7亿吨煤炭使用,可减排11.7亿吨co2以及5.8亿吨粉尘。
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径15个城市,终点为香港,其总长度为9102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气源为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也是受益人数最多的管道。
三线工程于2012年开工,途径新疆、陕甘宁、河南、两湖、闽赣粤10个省区,这个工程长为7000公里,也是我国首个民营资本参与的国家项目。
此外,四线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建成,预计今年即可完工,是连接中亚和中国的能源通道,全长为3340千米。
3、“南水北调”工程
近段时间,山东、河南、皖北、苏北等地遭遇了严重干旱天气,为了灌溉农田,百姓们只能打地下井水,其深度已达到30米以上。
反而华南地区雨水接连不断,几个月来雨水不停歇,时不时就会爆发洪涝灾害。
其实,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就是南方多雨水、北方干旱多。那么,该如何缓解干旱问题呢?为了实现全国水资源的均衡协调,我国早在1952年就开始筹备南水北调工程,在水利工作者和地理学家日夜兼程下,最终确立了南水北调的“西中东”三线工程。
南水北调分为西线、中线、东线三部分,其投资额分别为1200亿元、2000亿元、1800亿元,总投资为5000亿元。
在南水北调的引导下,长江、汉江水可源源不断地引入黄淮海平冤,不仅缓解了北方旱情,也推动了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4、“川藏铁路”
川藏铁路是连接四川、西藏的铁路大动脉,预计总投资为3198亿元。早在晚清时该铁路就被提出,孙中山也曾设计出川藏铁路规划图,但因技术难度大,直到2013年该铁路才得以开工,直至今日三期工程还在建设中。
川藏铁路建设难度非常之大,该铁路的最高海拔为4400米,最低为600米,其落差高达3000多米,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一旦该工程完工,就可大大缩短从内地通往西藏的时间,也可将四川富饶的农产品资源、军民用物资运送西藏。
该铁路还肩负了一个重任,那就是将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运至内地,可大大减少对国外铁矿石的依赖。
5、“三峡大坝工程”
2006年5月20日,耗时12年耗费2500亿元的三峡工程竣工,该工程创造了中国的“水利奇迹”。
早在民国之时,孙中山就提出了三峡修建水电站的构想。新中国之初,长江遭遇了百年不遇洪灾,4755万亩农田被淹,3万余人死亡,2000余万灾民受到影响,各地铁路也陷入了谈喊。
直到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高速发展,电力问题迫在眉睫,邓公再次拍板建造三峡大坝,1994年12月该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虽然耗资2000多亿元,但却完美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灾问题,自大坝修建后就再无特大洪灾出现。
而三峡大坝还为东部地区输送了大量电力资源,如2018年时发电量就已达到1000亿千瓦时。
2023年时,三峡水电站已发电20年,累计发电量为1.6亿千瓦时,等同于4.8亿吨煤炭的发电量,可减排13.2亿吨。以5毛一度的电力计算,创收额为8000亿元。
6、“京沪高铁”
作为我国高铁史上的里程碑工程,京沪高铁是我国最为繁忙的高铁线路,连通了我国最繁华的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缩短了2地通行距离,也是对外展现中国高铁的名片。
该高铁线路投资额为2200亿元,但却是我国少有能盈利的铁路。2023年,京沪高铁发送旅客超2.26亿人次,营收为406.83亿元,净利润为115.46亿元,是我国最赚钱的高铁。
7、白鹤滩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斥资1800亿元打造而成,2017年正式开工,2021年首批机组就已进入发电中,投产2年就已发电超1000亿度电,等同于1.48亿人一天的用电量。
虽然白鹤滩水电站规模没有三峡大坝大,可在发电效率上更高一些。从数据上分析,白鹤滩水电站装机规模为1600万千瓦,水流量为1300亿方,但年发电量为624亿度;三峡装机规模为2250万千瓦,流量为4500亿方,但年发电量只有1000亿度左右。
8、“港珠澳大桥”
作为连接内地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跨海大桥,该大桥自开工后就引来了世界的关注,其建成后更是被称赞中国桥梁史上的奇迹。
该大桥项目全长为55千米,其中海底隧道长为36千米,其投资额为1269亿元,耗时18年才完全建成,施工中也创造了多个规模第一,被誉为是全球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大桥。
预计随着后期车流量提升,该大桥可将大湾区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络起来,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9、乌东德水电站
该水电站投资额为1200亿元,为我国水利建设的又一重大成就,创造了“水能变黄金”的奇迹,
乌东德水电站运行2年就已实现了1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而这些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运至粤港澳大湾区,大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大兴区,距离天安门仅46千米,2014年动工建造,只用了5年就已正式通航,见证了中国速度的奇迹。
大兴机场投资额近800亿元,目前已开工上百条航线,有4条跑道,其花瓣式的设计可大大方便游客,不必穿梭迷宫般的航站楼,从一个入口就可抵达对应的登机口,缩短了登记时间。
预计2025年时,大兴机场可容纳7200万旅客,满足1.3亿人次的出行需求。
以上就是中国十大超级工程,其总投资高达上万亿元,却惠及全国14亿人,正是它们的存在,让中国基建强国的名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