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百科

青海藏族地名的由来

2025-04-26 08:40民俗百科

原创 牛汝辰

青海各县,就历史演变看,河湟流域设治较早,变迁也多;牧区设县较晚,历史演变也较简单,但就语源语义看,情形就比较复杂了。有的是羌语名称,鲜卑语名称,也有大量的藏语名称和蒙古语名称,还有哈萨克语名称,也有原先为少数民族语名称逐渐被汉语雅化了的。

汉语县名

(1)取义于政治意念的。

循化。意即“遵循王化”。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曾修筑循化城(旧名一公城,移公城,在土门关外)。金朝设积石州,属临洮路。元因之。明初设积石州千户所,属河州卫。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草滩坝筑城驻兵,名“循化城”和“循化营”,乾隆《循化志》说:“御赐嘉名”,“偶合于宋耳,非复旧名也”,可见取义于政治意念。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城,设循化厅(县一级),先后隶属临洮府和兰州府,道光九年(1829年)改隶于西宁府。辛亥***后,改为循化县。1954年3月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贵德。原名归德。据乾隆《甘肃通志》卷三“贵德所”条,“明以前为番夷驻牧之地,洪武三年(1370年)征西将军邓愈至莽刺川,始置归德州,取番夷向化之义”,其政治意念是很明显的。清初设归德所,属河州卫。雍正三年(1726年)裁河州卫,改隶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改隶西宁府。到乾隆二十七年设归德厅,置县丞(称西宁县丞),四十七年(1782年)改“归德”为“贵德”,意为“以德为贵”,沿用至今。五十六年(1791年)改设同知。1913年贵德厅改为贵德县。

海晏,1943年设县,取义于“海晏河清”,地方承平。该县县治在原西汉末王莽的西海郡城一带。这一带,原为先零羌牧地,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冬,王莽在此设西海郡。西海之名,在《汉书·王莽传》中记得很清楚,王莽上奏皇太后王政君说:“今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定名西海,显然系取义于“四海一统”。这个西海郡维持了约十五年,即废弃。

平安,平安县系1982年5月设置,治平安镇,该地古名安夷和平戎绎。据《水经注》载,自青沙山北流至平安镇汇入湟水之河名勒姐溪,原为勒姐羌居地,因部族得名。东汉初在此设安夷县,属金城郡,建安时西平郡设立后,归西平郡。魏晋因之。十六国时仍为安夷县。北魏时废县。隋唐时,属设于乐都的西平郡或鄯州。宋时称宗哥城。元时设骚站。明洪武时设平戎绎,嘉靖元年(1522年)修平戎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增修。清康熙改平戎城为平安城。

(2)表示民主***时期政治概念的。

1929年青海成立省政府后,从乐都县划出东半部新设“民和县”,取义于“人民和睦”或“民国和平”。

从西宁县划出一部分新设“互助县”,取义于“互助互爱”,1954年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县”。

在隆务寺一带新设同仁县,取义于“同登仁域”;在恰卜恰一带新设共和县,取义于“五族共和”等等,都反映了时代烙印。

(3)由羌语雅化了的。

乐都,据《汉书·赵充国传》,汉人没到此之前,已有“雒都谷”之名,可见系羌人所命名,在《汉书》中也写成“落都”或“洛都”,可见系译音。至于“雒都谷”具体指哪条山沟,有人认为指老鸦城以北的冰沟,也有人认为系乐都县北的引胜沟,原名胜番沟。到十六国时后凉吕光置郡(约在386—390年间),雅化成乐都,沿用至今,已有1600年了。南凉王国(397—414年)曾以乐都郡城为国都。北魏时属鄯州境,孝昌二年(526年)后鄯州移治于此,此时鄯州治和乐都郡治同城,名西都县(西都县先在今西宁,移此),隋代,改为西平郡,唐初复称鄯州,具为湟水县。吐蕃统治时仍名鄯州,驻有节度使。宋时,称邈川城,元符二年(1099年)改置湟州,旋改乐州。元时归西宁州。

明时设碾伯所。碾伯,为藏语,与“年保”同字异译,系山神之意,“碾伯沟”,即山神之沟,指北通苍龙岭,云腾雨生之胜番沟。清初仍旧,雍正三年(1725年)设碾伯县,1929年改名乐都县。

(4)以河川或某地方位命名。

大通,本为河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大通卫,筑三城,设三营,即白塔(今大通县旧城)、大通(今门源县城)、永安(今门源西北六十公里),卫治在今门源。乾隆九年(1744年)移卫治于白塔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新中国成立后,县治移桥头镇。

门源,1929年划大阪山以北设门源县。1929年析大通县置亹源县,因地处古浩亹水,即今大通河;古浩亹水,亦名阁门河,《晋书·音义上》:“亹者,水流夹山,岸若门”,孟康曰:浩亹读合门。颜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亹者,水流峡中,岸深若门也。西汉曾置浩亹县,治今甘肃永登县河桥镇。北宋在浩亹河上筑大通城,此河遂因大通城而改称大通河源头而命名。1953年设亹源回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1959年,亹源简化为门源。

湟源,意为湟水上源。道光九年(1829年)设丹噶尔厅,驻主簿,1913年改为湟源县,丹噶尔与东补尔,同字异译。有人云,丹噶尔系藏语,在湟水岔口处。

湟中,1944年设,治鲁沙尔镇。鲁沙尔,藏语,新村落新部落之意。“湟中”之名始见于《汉书》。谓两山对峙、湟水中流。古时湟中指西宁、乐都一带地方。湟中建县后,始成为行政建制名。

贵南,意为在贵德之南,新中国成立后新建,治茫拉川。

(5)古县名,取义于汉文中相应意义。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西平亭设临羌县,取义于“蒞临众羌”,治西川镇海堡。东汉时移治湟水北岸多巴(藏语,几川汇合处),扼西纳川之口。

镇海,唐以后称临蕃城,宋称临谷城、林擒城。元以后称镇海。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威服定羌之后,于今老鸦城设破羌县,该地是汉军破羌处。老鸦城,并无乌鸦,语源于藏语,意为山谷尽头。

东汉末西平郡下设长宁县,在长宁谷中,即今西宁北川,《水经注》称长宁川,有长宁亭,其“北有养女岭即浩门山,西平之北山也”。长宁亭“东城有东西门,东北隅有金城,在西北四十里”,长宁县治当在此城。

上述临羌、破羌、长宁,其汉文意义是明白易知的。

参考文献

西藏自治区测绘局,西藏军区司令部侦察处.西藏地名资料简编[Z].拉萨,1979.

芈一之.青海地名探源及若干规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27-34.

猜你喜欢

  • 世界最长

    绝迹多地!05年青海牧民发现世界最大条,专家赶到已死亡

    2005年1月,青海班玛县加布村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度。一位当地牧民在玛可河支流发现了一条巨大的死鱼——这条体长114厘米、重约40斤的“水中国宝”川陕哲罗鲑,创造了该物种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个体纪录。然而,当林业专家顶着严寒赶到现场时,这条珍贵的鱼类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这已经是玛可河流域第二次与活体川陕哲罗鲑失之交..

    2025-09-26
  • 黄油猫悖论的由来,它只是一个假知识性的名称

    麦克斯韦妖大家都听过,那黄油猫呢?黄油猫悖论貌似是一个巧合,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只要细心的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所谓的黄油猫悖论,至于谁先把这个现象总结出来的,并给他挂上这么个貌似学术的名字。一、黄油猫悖论的由来我们把黄油猫悖论打碎了来看,这个悖论不过是..

    2025-09-24
  • 世界最高

    非洲青年走进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 了解青海清洁能源发展

    9月12日,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代表团和非洲记者团一行来到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区,实地了解青海清洁能源发展。青海省是中国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省份。截至2025年8月底,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达7721.12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7216.03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3.4..

    2025-09-18
  • 民俗百科

    辉县孔庄村地名来历

    说起辉县市百泉镇大官庄小官庄村名的由来,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姚枢说起姚枢这个人,我们不得不从八百年前的宋元王朝说起。各位都知道元世祖忽必烈吧。姚枢就是忽必烈的开国元勋呢!并且为保护和继承中原传统文化,恢复宋代程朱理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238年在辉县的百泉扩大了当时已经衰落的太极书院,联合赵复等..

    2025-09-18
  • 生活

    骆驼祥子绰号的由来

    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后来军阀战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还偷偷牵走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元。祥子逃出来后大病一场。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百军阀混战时期人..

    2025-08-19
  • 生活

    戒尺的由来和意义

    戒尺的由来:有一个故事,相传在明初,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取得了汉室江山。之后其生下一位皇子朱棣,这位皇子从小调皮捣蛋不服管教,许多教他的老师都被他一一给赶走了。后面请来一位老师徐善述,这位老师相对比较聪明,知道朱棣的性格,硬的不行来软的。每次,为了让朱棣能够认真念书,便头顶着书,跪在皇子面前。皇子看到..

    2025-08-19
  • 生活

    大熊猫的名称由来

    大熊猫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自此,首先在..

    2025-08-19
  • 生活

    伤心凉粉的由来

    伤心凉粉一说有二解:一是居住在四川的广东客家人思念家乡时做的凉粉,因为思念而伤心,故得名;二则指该凉粉太辣,吃了凉粉的人都会被辣出眼泪,个个泪汪汪,别人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伤心凉粉,是四川的当地客家特色小吃之一。凉粉有两种,第一种是豌豆做的米黄色的凉粉,还有一种是土豆粉或者大米粉做的白色的凉粉。..

    2025-08-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