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向着太空出发!“中国航天日”巡讲活动进校园,航天专家讲述宇宙探索故事

2025-04-20 10:47世界奇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如果把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用打着火把走夜路做比方,火把照亮的这一小段路是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而周围一片的黑暗,才是真正的盲区……

4月18日,中国航天日十周年科学家主题巡讲活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中举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曾经参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物理学家刘勇来到学校,和高一同学们分享了关于航天的故事。为了认识宇宙,人类锲而不舍地向太空发起一次又一次探索。在现场,刘勇让同学们扮演自传的火星,以及人类发射到火星的飞行器,“人类从地球到月球,大约一个星期往返,如果到火星,需要6-7个月……”

讲座现场

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亮是中国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从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足迹,到中国探月成功,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国登月计划中,除了登陆月球正面,还去了月球背面。刘勇给大家展示了一张月球照片:月球背面伤痕累累,“月球太坑了,没有一块好肉。”

为什么要研究月球背面?因为月背陨石坑为研究太阳系的历史以及月球本身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而月球背面没有来自地球的无线电干扰,这为射电天文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讲座现场

如何飞向火星?

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有38万公里,那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呢?答案是超过5500万公里。

火星真的是最像地球的行星吗?刘勇解释说,这只是因为太阳系里的其他行星都“太难”了。比如金星,就像一个高压锅,不仅温度有400多度,还有90几个大气压,而水星昼夜温差更大,白天温度400多度,夜晚只有零下180度,相比之下,火星变成了一个优等生。

探索火星有多难?人类探索火星50多次,一半都以失败告终。

“人类从地球到月球,大约一个星期往返,如果到火星,需要走弧线飞行,需要6-7个月……”

我们把相机对准火星,拍下的照片却模模糊糊,是因为相机没有对准吗?隔了几个月后,谜题终于揭晓,原来,火星上正在上演沙尘暴。

如何飞向火星,刘勇展示了一段人类航天器在火星着陆的视频,从火箭助推器脱落,整流罩脱落,飞行器绕着火星飞行,再到包得严严实实的大包裹在火星地面上弹跳十几公里后,终于停下来,打开,安全释放出了火星探测器。这里都包含着人类探索火星的智慧。

讲座现场

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有多少?

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有多少?这好比拿着火把走夜路,火光照亮的距离,就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宇宙,而满满的黑夜,才是我们未知的宇宙……

那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刘勇引用刘慈欣的一句话说。

猜你喜欢

  • 民俗百科

    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的小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王卓春雨绵绵,雨生百谷。4月20日,伴随着逐渐升高的气温,二十四节中的第六个,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就悄无声息地来临了。谷雨至,暮春来,而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将“谷”和“雨”联系起来,可见这一节气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是多雨。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

    2025-11-20
  • 娱乐之最

    娱乐圈最意外母子档!倪萍和继子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句“我站在你这边”,化解了重组家庭的所有隔阂。“我爸这人脾气有点急,要是他欺负你,我一定站在你这边。”2005年,杨博第一次以继子的身份对倪萍说出这句话时,这位央视曾经的当家主持人瞬间落下了眼泪。杨博这句简单却坚定的话,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温暖。这个叫她“阿姨”的年轻人,是倪萍新婚丈夫、导演杨..

    2025-11-19
  • 商业之最

    中国航天“破壁者”:“中大型可回收火箭成功入轨”或为关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在第二十七届高交会9号馆的聚光灯下,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模型与巨大的空间站模型是最具人气的“国之重器”。数米高的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吸引参观者驻足合影。几步之遥,民营航天集中地——亦庄星箭的展台内,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多家商业..

    2025-11-19
  • 民俗百科

    南宁三月三有哪些活动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苏华嘹亮的山歌唱起来,亮丽的民族服饰秀起来。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这个节日里换上漂亮的民族服饰,对广西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仪式感。壮族的帽子、苗族的头饰、侗族的亮布……这些多彩的服饰元素,共同绘就了“最炫民族风”。走在南宁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到处..

    2025-11-18
  • 世界奇闻

    浑天仪:凝聚古人探索宇宙的智慧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 故宫博物院供图清代天体仪。 北京天文馆供图清代汪承霈《九州如意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供图“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东汉科学家张衡曾以如此生动的比喻来描述宇宙,并制作了一台浑天仪来演示“浑天说”。由“浑天说”衍生出来的古代天文仪器可分为两种——浑仪..

    2025-11-15
  • 世界奇闻

    宇宙中的奇异生物,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故事:《盘古开天地》。在时间与记忆都无法触及的远古,没有天空、没有大地、没有星辰日月,只有一片无边无际、沉重粘稠的混沌,像一颗巨大无光的卵包裹着死寂。在这难以想象的黑暗与凝滞中,沉睡着一位名为盘古的巨人,没有呼吸、没有意识,仿佛与混沌融为一体。不知沉睡了多少万年,或许是混沌中积压的沉闷让他窒息,或许..

    2025-11-15
  • 艺术之最

    中国书画家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李玉花

    李玉花(liyuhua),艺名:木子君,字号: 画中人:牡丹仙子。祖籍山东沂源,定居青岛、北京工作室;毕业于北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中央党校国贸系。现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客座教授;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终身副主席;中国一带一路国礼艺术家;中国特级美术师、美术评论家;北京欧阳中石纪念馆特邀副馆长;中国通俗文艺..

    2025-11-15
  • 天文之最

    关于八个宇宙天体之最,体积最大的恒星足以装下1.3亿亿个地球!

    宇宙的浩瀚超乎想象,可观测范围直径达到了930亿光年,包含约2万亿个星系和无数的恒星。在这片巨大的范围中,存在许多令人震撼的天体,从超大星系到微小恒星,从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到遥远的星系,这些“宇宙之最”不断挑战我们的认知。今天我们将介绍八个著名的天体纪录。首先我们聊一聊已知发现体积最大的恒星,目前已知发现..

    2025-11-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