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福建云霄:情系乡土 高校教授把科技“植”入家乡杨桃园

2025-04-12 11:48科技之最

眼下,正值杨桃疏花修枝期。在福建漳州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福建农林大学教授、下河杨桃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朱朝枝与台湾休闲农业专家一行走进杨桃林,实地开展农业技术交流。

“盛夏时节,下河村的杨桃花开得最艳。这里200年以上古杨桃树有11棵,杨桃四季开花、三季挂果,是村民们的致富果。”提起下河杨桃,朱朝枝如数家珍。今年已是这位花甲乡贤深耕乡土、续写乡愁的第四个年头。

乡愁牵念 反哺故土

朱朝枝在田间地头察看杨桃树长势。郭扬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云霄人,朱朝枝故土难离,经常牵念着家乡的农产品。早年,一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地考察活动,让朱朝枝重回故乡、走进下河。当地丰富的古村落历史人文、古杨桃树等资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切身感受到云霄深耕“土特产”文章的决心和力度后,他的心里萌生了以科技服务助力家乡产业振兴的想法。

2019年,朱朝枝的“智慧田园梦”落地成真了。彼时,下河村杨桃产业迎来转型升级关键期,地标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急需人才智力支持。正是这一年,朱朝枝积极发挥乡贤资源优势,把握全国推广科技小院模式的风口,与省、市、县科协以及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多方密切联动,于次年10月在下河村挂牌成立下河杨桃科技小院。

云霄下河盛产杨桃。图片来源《福建支部生活》

“云霄有40枚地标产品,这里不缺农产品,缺的是品牌农产品。我们实行‘科技小院+’模式,意在促使高校与农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契合、‘输血’与‘造血’有效结合,让云霄农村发展提‘智’又提质,让云霄‘农字号’招牌更加闪亮。”朱朝枝说道。

科技小院成立以来,朱朝枝携进驻人才团队深入调研走访,精准梳理制约下河杨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聚力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专家服务体系。

自此,以320亩杨桃示范区为核心,高效用肥、绿色防控、疏花疏果、树种矮化以及种质资源引进等新农技在下河遍地开花;“科技小院+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联农带农机制日益紧密,下河杨桃生产、加工、销售更加规范,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技培训讲座、线上科技大讲坛等活动常态开展,本土人才库不断充实。

在聚焦杨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朱朝枝还依托科技小院链接外部优势资源,持续深挖杨桃文化、讲好杨桃故事,助力下河村策划杨桃主题旅游线路、开发杨桃衍生品、举办杨桃主题旅游活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 筑梦共富

一处村庄,一个院落,一位乡贤,一群师生。朱朝枝与众多高校师生和“科特派”、本土农技专家一道,发挥专长,服务农村,与农户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将论文写在云霄大地上。

朱朝枝教授(右一)为云霄下河杨桃种植户实地讲解种植技术。图片来源《福建支部生活》

截至目前,下河杨桃科技小院已与890户农户对接建立品种改良技术帮扶,培养本土人才55人,辐射带动全村杨桃种植面积由原来6000亩增加到8000亩,亩均年效益跃升至1.2万元以上,下河杨桃价格在两年内提高68%,单斤售价约8.4元,累计助农增收5000余万元。

凭借“慧”农惠农成效,下河杨桃科技小院荣获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小院”以及福建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优秀团队。朱朝枝也先后获评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工作者、福建闽江科学传播学者和十大科普传播人物、福建省科技厅最美科技特派员等称号。

科技小院团队在杨桃种植园安装果蝇诱捕器。图片来源《福建支部生活》

“我是从云霄走出去又回到云霄的乡贤之一,能运用自己所学所能所长服务‘三农’、反哺家乡,深感荣幸与自豪。我希望,能有更多科技小院落户云霄,更多农学师生特别是高校乡贤代表走进云霄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发挥‘智力援村、科技助村、经验富村’作用,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回归,促进信息、文化、人气回流,携手描绘村美人和共富新图景。”朱朝枝表示。

载誉前行,初心不变。如今,在朱朝枝的带领下,下河杨桃科技小院仍不断扩大场域效应,通过村与村结对帮扶的模式,为坡兜村盘活闲置资产、提升杨桃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推广畲药种植等提供智力支撑,让“科技之花”开遍家乡红土地。(郭扬)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自贡创新中心”揭牌 探索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如何打通关卡、破解瓶颈,让实验室的“样品”变成生产线的“产品”?四川自贡高新区以一个创新性校地合作模式和一套精准政策组合拳,交出了一份因地制宜“四链”融合的自贡答卷。自贡创新中心揭牌近日,自贡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的“自贡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创新中心围绕自贡市“4..

    2025-11-13
  • 科技之最

    校馆弦歌丨大国重器化身最酷的“老师” 高校科技馆点亮科学梦

    大学里的科技展馆,不仅见证着国家科技发展的历程,更是点燃青年学子科学热情、传承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课堂。一馆藏空天 逐梦向云端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仿佛踏入航空航天发展的“时空长廊”,新中国首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歼-10战斗机……300多件珍贵实物,不仅见证了人类逐梦蓝天的不懈探索,更..

    2025-11-12
  • 科技之最

    校馆弦歌丨大国重器化身最酷的“老师” 高校科技馆点亮科学梦

    大学里的科技展馆,不仅见证着国家科技发展的历程,更是点燃青年学子科学热情、传承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课堂。一馆藏空天 逐梦向云端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仿佛踏入航空航天发展的“时空长廊”,新中国首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歼-10战斗机……300多件珍贵实物,不仅见证了人类逐梦蓝天的不懈探索,更..

    2025-11-12
  • 科技之最

    周末遛娃新地标!成县科技馆被学生“挤爆”,沉浸式解锁科技魔力~

    周末的成县科技馆,早已不是安静的陈列空间——展厅里人头攒动,笑声、惊叹声与科技展品的互动音效交织,成了孩子们最爱的“科学乐园”!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同学们组团而来,不少家长也带着小朋友们奔赴这场科技之约,在趣味体验中触摸科技温度,在探索实践中点燃创新火花。走进展厅,各类科技展品前都围满了跃跃欲试..

    2025-11-12
  • 第八届进博会: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作为全球新科技、新产品的“首秀地”与未来产业趋势的“风向标”,本届进博会汇聚了众多国际前沿的科技成果,展示了全球企业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突破。无论是宝洁、盈康一生等知名企业的高精尖展品,还是三星、汇丰等品牌..

    2025-11-11
  • 机械之最

    从机器人到“空中专车”,科技成果向“新”见未来

    【编者按】一年一度,“东方之约”来到第八年。“进”而有为,“博”采众长。当这场盛会不断见证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博”二字的内涵也愈发深厚。它既是宏大叙事,也是鲜活日常,既关乎全球发展的共同命题,也牵系你我的生活点滴。第八届进博会举办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何为进博”系列观察,以多元视角,探寻更丰富的..

    2025-11-08
  • 机械之最

    寻找“独角兽”丨同心医疗:“一颗心”的科技密码

    在苏州纳米工业园区的一栋楼宇里,六十多颗“人工心脏”正不知疲倦地跳动,每一次搏动都铿锵有力。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心医疗”)首席执行官陆诚捷道出了背后的故事:这里藏着两个特殊的寿命测试实验室。每一款不断优化的产品样机都被送入实验室,开启一场漫长的“极限考验”。其中,一颗从2017年就..

    2025-11-08
  • 科技之最

    “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进博会消费品展区这样逛

    要说每年进博会上最具潮流气息的展区,消费品展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热门之选。今年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紧扣“更高品质,更好生活”的主题,围绕“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三大方向开展招展布展工作。据悉,本届消费品展区面积高达8.4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企业踊跃参展,展品品类丰富..

    2025-11-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