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2025-04-01 10:10科技之最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

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命科学领域突破极限的各类“最”新成果集中亮相。

开拓“最终疆域”取得原创成果

以脑科学为例,它被认为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疆域”,是生命科学最难以攻克的领域之一。在中关村论坛中,脑科学领域的重重“禁地”正在“解除封印”。

“研究生命必须要有新的分析工具、观测工具。如果靠购买尖端设备开展研究,那么用的将是别人早就用过多年的设备,科学家也很难取得原创性科学成果。”在3月29日举办的医学AI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带来了自主研发的仅有2.2克、能跟着小鼠奔跑的双光子显微镜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果。他表示,双光子显微镜能够在动物奔跑时实时对脑细胞进行成像,已经装机上百台,助力中国团队在孤独症研究、神经韧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这一脑科学研究的“利器”所展现的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范式的颠覆能力,也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哈佛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权威研究机构纷纷采购该设备。

程和平介绍,技术进阶方面,未来还将发展出三光子显微镜、多色成像显微镜等设备,可探测更深的“脑海”,实现深脑成像,并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记不同的神经元。临床应用方面,将发展出细胞内窥镜设备,直接在病灶部位进行无创精准诊断。

研究脑,既要研究功能结构,也要研究生长发育。“神经元各种各样,了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孤独症等疾病非常重要。”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究员李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类大脑发育具有独特性,动物模型有局限性,只有人类大脑模型才能重现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人脑是一个高度分化且复杂的组织,准确地引导干细胞分化出具有特定脑区的脑类器官十分困难。李冲团队构建了脑类器官3D培养系统,在体外能够模拟体内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过程,与2D培养相比,3D更贴近真实的脑发育,可对复杂、动态的过程实现再现。

作为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之一,多能干细胞诱导的3D人脑类器官培养技术在中关村论坛上展出。“它可以用于人脑功能、脑疾病机制、神经药物筛选等方面的探索,但也可以用于移植和治疗。”李冲说,例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神经元无法自己再生,由干细胞体外分化获得神经元的途径就可以帮助他们补充新的健康神经元。随着全球多个干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临床试验,为相关领域的临床落地带来了希望。

医疗“重器”惠及百姓

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国之重器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中关村论坛上展出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已经用于肿瘤治疗。就在今年2月,在国产自主研发重离子加速器加持下的碳离子治疗系统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始运行,这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三台开展治疗服务的系统。通过碳离子束的高速轰击,能够在对正常组织造成极小损伤的情况下,高效、精准地对恶性实体肿瘤实施放射治疗。这项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转化而成的“重器”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医疗设备空白,且装置成本只有进口的一半,大幅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让患者感受深切的,还有机器人协助下高增长的手术获益。“借助导航系统,手术切口从十几厘米缩短至1厘米,医生能精准定位,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医院教授唐佩福在医学AI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表示,更重要的是它降低了医生的学习曲线。例如骨盆骨折手术由于难度高,过去只有正高级医生才能做,现在在机器人的协助下年轻人也可以精准操作。此外,通过互联网+,机器人手术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患者在基层医院也能接受手术,优质医疗资源得以走到老百姓家门口。

猜你喜欢

  • 世界最高

    625米!世界最高桥通车直播9月28日开启,动静记者带你“海陆空”解锁世界级震撼

    9月28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将正式通车。大桥主跨1420米,是世界山区桥梁跨径第一;桥面距水面625米,是世界第一高桥。这座建在“地球裂缝”北盘江大峡谷上的蓝色巨龙,不仅改写了世界桥梁纪录,更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约2分钟。当天,贵州广播电视台《625米——见证世界最高桥通车》..

    2025-09-29
  • 旅游百科

    听起来最震撼的地方

    沉稳暗藏灵动,缓慢搭配律动,温暖饱含诗意,纯净的创作理念,融汇古典、爵士、流行等多元曲风,写不媚俗的华语流行歌,这……都是左安西西!吉他大师”与“气质才女”的音乐邂逅2013年,中国知名“指弹吉他大师”朱家明(Joe)因缘际会遇上了爱写歌的“气质才女”王成成(CC),相同的音乐理念,良好的互动默契,让两人思..

    2025-09-27
  • 科技之最

    将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实用的技术成果送到一线 2025年“科技潇湘行”专家见面会举行

    ​(9月23日,2025年“科技潇湘行(洪江)”专家见面会举行。)怀化日报全媒体讯9月23日,2025年“科技潇湘行(洪江)”专家见面会举行。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国平,副市长余建勇出席并讲话。钱国平指出,“科技潇湘行”是湖南省重点打造的重大科普示范活动。活动期间,来自省内20多家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将围绕“科普..

    2025-09-26
  • 2025浦江创新论坛发布多项成果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刘垠9月22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举行。科技创业、科技金融等多项研究成果亮相,展现科技创新的前沿洞察。会上发布了《先锋企业创新力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4》《重点科技领域态势分析2025》《基于多源数据平台的重点科技领域前沿热点跟踪“科技星图..

    2025-09-25
  • 中国十大

    世界那么大!中国这 10 个地方景观太震撼,去过 8 个此生无憾!

    总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中国的震撼景观就够你看一辈子!这 10 个地方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处都能让你忍不住尖叫!西藏纳木错拉萨自驾到 “天湖”!湖水蓝得像块巨型宝石,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戴着白帽子,站在湖边看云影在湖面跑,感觉自己渺小得像颗沙粒,随手拍都是电脑桌面级画面。必游景点:纳木错..

    2025-09-24
  • 机械之最

    玉米收割别犯难!老农经验+科学方法,教你找准最佳时机

    最近在田间和农户聊天,发现大家都被同一个问题困住:眼下的玉米到底该收还是再等等?收早了担心产量受影响,收晚了又怕突如其来的天气坏了事儿。其实不用纠结,今天就结合老辈经验和科学判断,帮大家把这件事彻底说明白。首先得明确一点,玉米收割没有“一刀切”的答案,关键得看三块:自家地块的情况、种植的玉米品种,还..

    2025-09-23
  • 植物之最

    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穿越亿年的生命奇迹!往???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这些植物不仅是生命的奇迹,更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穿越了数亿年的时光,依然在我们身边绽放着生命的活力。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植物活化石的神秘世界吧!蕨类植物:3亿年的生命传奇说起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不得不提桫椤图片来源于AI这..

    2025-09-22
  • 世界记录

    折纸青蛙跳出1.45米!广西师大师生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想让科学变得更生动”

    “我们想让科学变得更生动。”一只折纸青蛙能跳多远?广西师范大学陈海深教授带领两位学生挑战“纸青蛙跳远”,仅指甲盖大小的折纸青蛙,却跳出了1.45米。9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悉,这一成绩成功创造了“折纸青蛙跳跃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9月11日,陈海深教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折纸青蛙原本只是校..

    2025-09-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