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最长

2300公里!世界最长高铁即将贯通,中国速度再刷新纪录

2025-03-25 09:41世界最长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里程最长、覆盖最广的纵向干线,包海通道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建设。这条北起内蒙古包头、南至海南三亚的钢铁巨龙,全长约2300公里,覆盖西北、西南、华南三大经济区,串联呼包鄂、关中平原、成渝、北部湾等城市群。如今,这条世界最长高铁的贯通已进入倒计时,其建设进展和战略价值引发广泛关注。

一、包海通道概况:从草原到大海的超级动脉

包海通道不仅是高铁网络的物理延伸,更是国家战略的具象化表达。其主通道由包头经西安、重庆、贵阳、南宁至湛江,再跨琼州海峡延伸至海口;支线包括银川至西安高铁及海南环岛高铁。通道覆盖呼包鄂榆、关中平原、成渝、北部湾等城市群,并串联起延安、张家界、桂林等旅游名城,堪称“经济走廊+文旅纽带”。

作为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联动的关键载体,包海高铁将推动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例如,湛江作为粤西枢纽,通过合湛、湛海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未来从南宁至海口仅需4小时,彻底打破粤琼两省的地理阻隔。

二、最新建设进展:分段突破,全线贯通在望

目前,包海通道已形成“分段建设、多点开花”的格局:

北段:草原与黄土地的跨越

包头-鄂尔多斯段(包鄂高铁):处于预可研待审查阶段,可研工作同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十五五”中后期开工(约2027年后),该段全长128公里,投资172亿元。延安至榆林段已于2023年底开工,计划2028年贯通;鄂尔多斯段与榆林段相连的榆林至延安段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延安-西安段(西延高铁):铜川北站站房钢网架完工(2025年3月15日),全线计划2025年贯通,通车后西安至延安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

银川-西安段(西银高铁):2020年已开通,不仅是西北首条直连高铁,更是包海通道与京兰通道的共线段,已带动沿线经济。

中段:穿山越岭的攻坚

西安-重庆段(西渝高铁):达州主线和万州支线均为京昆通道、包海通道、沿江通道的共线段,达州主线、万州支线同步推进,预计2028年贯通。达州主线贯通后,西安至重庆最快仅需2.5小时。

重庆-贵阳段(渝贵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2030年建成,重庆至贵阳通勤时间将从3小时缩短至约1.5小时。

南段:向海而兴的突破

贵阳-南宁段(贵南高铁):该段已于2023年开通,目前南宁至贵阳最快运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

南宁-湛江段(合湛高铁):2028年通车后,不仅连接北部湾与珠三角,还将使南宁至湛江通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

湛江-海口段(湛海高铁):琼州海峡采用“人乘船过海+轮渡”方案(2025年开工),陆上段用地已获批并完成设计;2030年贯通后,粤琼通行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2小时,同时预留桥隧过海通道条件。

三、战略价值:改写区域经济版图

包海通道将激活西部资源禀赋,例如陕北能源基地可通过高铁快速对接成渝制造业集群,而贵阳大数据产业将获得更高效的人才与资本流动支持。湛江作为港口枢纽,高铁贯通后其临港工业与东盟贸易的联动效应将显著增强。

通道串联延安红色圣地、西安古都、重庆山城、桂林山水、海南热带风光等旅游资源。例如,西延高铁通车后,西安至延安“红色游”客流预计增长3倍;海南环岛高铁已带动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

线路途经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广西壮族、海南黎族等,高铁将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此外,陕南秦巴山区、贵州黔南等欠发达地区通过接入高铁网,可加速乡村振兴进程。

四、挑战与展望:超级工程的最后一公里

尽管建设进展顺利,包海通道仍面临两大挑战:

跨海难题:琼州海峡段需攻克深水施工、台风抗灾等技术难关,当前采用轮渡过渡方案,未来或启动桥隧建设。

省际协调:如包鄂高铁因内蒙古与陕西利益分配问题推进缓慢,需国家层面统筹协调。

按当前规划,2028年通道主体将贯通,2030年实现全线运营。届时,从包头至海口的高铁旅行时间将压缩至8小时,形成纵贯中国的“4小时经济圈”骨干网络。这条钢铁动脉不仅承载着区域发展的期待,更将为中国高铁的全球影响力再添里程碑。

猜你喜欢

  • 外交部: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决、行动最有力、落实最有效的国家

    9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纽约时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你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郭嘉昆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呼吁各方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合作,并郑重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

    2025-09-28
  • 世界十大

    世界公认10大长寿习惯,你做到了几个?

    作者 | 善品君《饮膳正要》有言:“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一个人最大的远见,就是于日常点滴中保养身体。以下是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习惯,观照自身,看看你做到了几个?01每天吃些蔬菜《闲情偶寄》中讲:“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青菜豆腐保平安,也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因为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

    2025-09-28
  •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中国老字号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概览(排名仅供参考,侧重综合实力)1.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营收:约 707.88亿元 人民币· 核心特点:· 规模巨头:中国最大的制药工业企业之一,业务板块多元,涵盖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品(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就是其旗下产品)。· 中药传承与创新:拥有众多..

    2025-09-28
  • 中国十大

    南方面条全面碾压北方?中国“十大名面条”排名,引网友争议!

    南方面条居然全面碾压北方?这份中国“十大名面条”排名,引千万网友争议!一碗面条,千种风味,这份榜单是否也有你心中的那碗第一名?中国美食版图上,面条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征服了大江南北的味蕾。面条,这看似简单的食物,其实承载着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它可以是北方的豪爽,可以是江南的精致,可以是西部的泼辣..

    2025-09-28
  •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触摸中国古铜矿遗产的魅力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 题: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触摸中国古铜矿遗产的魅力新华社记者喻珮、熊翔鹤初秋时节,走进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泉塘清澈,大块的矿石垒成一座小山,忽而在潺潺溪流声中映入眼帘。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至今被认为是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

    2025-09-28
  • 科技之最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规模创历次之最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自然资源部26日消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26日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9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

    2025-09-28
  • 晚清最便脊梁70岁左宗棠抬棺出征,拼尽老命保住中国6分之一国土

    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不忘中华民族的一位民族英雄--清朝的名将左宗棠,下面来讲述的收复新疆的壮丽故事。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三千里河山1876年4月,新疆哈密城外,一支清军正缓缓西行。队伍最前方,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身着官服,目光如炬。他身后,一口黑漆棺材由士兵抬着,在风沙中格外醒目..

    2025-09-28
  • 世界最大

    最大开挖深度150米 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今日在郑州下线

    今天(9月26日),由中铁隧道局与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启明号”(中铁1399号)在郑州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在超大直径竖井装备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还意味着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接收井施工将迎来“智能利器”,为工程高效推进、安全建设注入全新动能。作为当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竖井..

    2025-09-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