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百科

《朗读者》⑦:读书,是开启自我的金钥匙

2025-03-20 09:24娱乐百科

各位书友好,我是伏琴。

欢迎来到【好书共读】栏目,每周共读一本经典好书。

今天继续共读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

昨天的共读中,汉娜入狱8年后,米夏埃尔开始为她朗读录音、寄磁带,坚持了10年。

01他从没写过回信,也没去探望她

寄磁带第四年时,米夏埃尔收到了汉娜的来信,说最后一个故事很棒。

乍看以为是孩子的笔迹,可是用力过猛,每个字母似乎历经千辛万苦才诞生于世。

他欢欣鼓舞,她会写字了!

他为她自豪,也为她一生的延误和虚度感到伤心。

之后,是持续不断的来信。总是不多的几行字,一句感谢语,一个心愿,一句点评,或者一个景象。

她对文学的评论常常一语中的,令人惊叹。

他从没写过回信,可一直在朗读。

他把所有来信都保存下来,她的字体逐渐发生变化,呈现出严谨的美丽。

他没有想到汉娜有朝一日会被释放出狱。

互致问候和寄送磁带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他知道,这不费事,很自私。

后来,他收到监狱长的来信。

他是汉娜与外界的唯一联系,汉娜明年将会出狱,希望他能帮忙找到住处和工作。

也希望在她出狱之前能来看她一次。

他觉得这封信和自己无关,而是事关监狱长。

还是帮汉娜联系了住处和工作,可是迟迟未去探望她。

距离造就了她在心中的模样,他担心这种虚假与脆弱,经不起真正的亲近。

一年过去了,他还是逃避探监。

监狱长打来电话,说汉娜一周后就可以出狱了。

02他的一生中,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星期天,他第一次去看望汉娜。

长凳上坐着一个女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身体臃肿,衣服很紧,双手放在膝间握着一本书。

当她认出他时,脸上闪现着期盼和欢乐的光芒。

她握住他的手,微笑着:“你长大成人了,小伙子。”

以前他特别喜欢她身上散发的气味,可是现在闻到的却是一个老太太的味道。

他问她看书多吗?

她说:“还行。有朗读就更好了。现在结束了,是吗?”

他发现既没有给她录制磁带,也没有想着见到她给她朗读。

他的确为她能读写感到钦佩和喜悦,可是却没有写一封回信、探望她一次,与她在学会读写上付出的艰辛极不相称。

他曾经许诺给汉娜一个小空间,可是他这一生中没有给她留出一席之地。

可是为何要给她留一席之地呢?他反抗内心的愧疚。

他说下周来接她,问她希望静悄悄地,还是动静大点、更欢乐一些?

她说静悄悄地。

他们相顾无言,他拥抱她,可是摸上去不对劲,然后挥手告别。

接下来的一周,他工作忙得焦头烂额,陷入了莫名的烦躁不安中。

他为汉娜的出狱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布置好了房间。

做这一切时,他感到莫名的忙乱不堪和忿忿不平,甚至忍无可忍。

他又有了背叛、亏欠她的感觉。

出狱前一天下午,他和汉娜通电话,问她明天想马上回家,还是到外边走走。

她说,你一直还是喜欢按计划做事吗?

她从沉默中感受到了他的恼火,哈哈一笑:“别生气,小伙子,我并没有恶意。”

她的声音依然年轻甜美。

03她不是自暴自弃,而是重新定位

次日凌晨,汉娜自缢身亡。

他来到汉娜监狱的房间,书架上有大量关于集中营的书籍。

墙上挂着许多小图片和便条,是她抄下的诗歌、小短文。

有一张报纸的照片,那个年轻小伙儿正是他自己。

这是高中毕业典礼上校长在给他颁奖,是汉娜离开很久以后发生的事情。

她一定费尽心机才获得这张照片,眼泪在他心底流淌。

监狱长说,她多么希望收到他的回信,每次收到包裹,都会问是否有信。

她留下遗嘱,共有七千元积蓄,希望米夏埃尔交给火灾中幸存的女儿。

监狱长说,多年来,她像在修道院一样生活,一直洁身自好。

最近才开始吃得多,洗澡很少,变胖了,身上有了臭味。

她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给自己重新定位,以一种她觉得合适的方式。

04所有的经历,都是生命的馈赠

秋天,他将钱款带给纽约的幸存女作家,一张支票和一个装有现金的茶盒。

她说,施密茨女士因此就获得赦免了吗?

他说:“被监禁的岁月不应该仅仅是赎罪。汉娜想给它们本身一个意义,她也希望用这种富有意义的赎罪赢得承认。”

她问这笔钱的使用建议,他说给那些希望学会阅读和写字的文盲。

她留下茶盒,让他以汉娜的名义,将钱汇给相关的犹太公益机构。

汉娜去世的前几年,米夏埃尔始终在愧疚与气愤中饱受折磨。

十年后,他终于释然,所有的经历都是生命的馈赠。

他要把和汉娜的故事写下来,过好当下鲜活的生活。

从纽约回国后,他马上将钱款以汉娜的名义汇给了犹太扫盲联盟,并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他带着那封信,去了汉娜的墓地,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站在她的墓前。

05

汉娜为了掩盖文盲的真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失去了美好前程,失去了甜蜜爱情,失去了人身自由。

她掩盖的不仅是文盲,而是那个自卑的自我。

好在她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在狱中一笔一划地学习读写。

通过阅读,曾经对犯罪行为无动于衷的她,意识到自己的罪孽深重。

最后,她用生命进行了赎罪。

黑塞曾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那个不敢接纳真实自我的汉娜,完成了蜕变。

一直在自责和痛苦中纠缠的米夏埃尔,也学会了放下。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在寻找自我。

而读书,才是开启自我的那把金钥匙。

这本小说的共读到此结束,下一本共读的是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

期待您的参与。

猜你喜欢

  • 商业之最

    安利社群:让自我价值与长期主义,在美好生活中同频生长

    当“选择一份职业”逐渐等同于“选择一种人生脚本”,物质成就与精神丰盈之间的抉择常常令人迷茫。究竟怎样的生活才配得上“美好”二字?这种矛盾背后,折射的是当代社会对于“生活方式”的深层焦虑。日语专业毕业的翁昕雯进入“专业对口”的日企却不得不压抑于死板的制度与流程,离职后尝试了所有想做的事情,却仍通过长期..

    2025-08-08
  • 天文之最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奇才,开启天文观察新纪元的巨人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位在天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第谷·布拉赫。这位出生于1546年的丹麦天文学家,以其卓越的观测技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为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鲁道夫天文表》成为当时最精确的天文表之一,影响深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天才的精彩人生,感受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一..

    2025-08-01
  • 世界奇闻

    月球背面射电望远镜项目启动:人类即将开启宇宙"静默区域"探索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联合NASA等机构正在筹备一项史无前例的太空任务,计划在月球背面部署世界首台射电望远镜。这台名为月球表面电磁学实验夜间版(LuSEE-Night)的设备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搭载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的蓝色幽灵2号月球着陆器前往月球背面,利用月球本体作为天然屏障,彻底隔绝来..

    2025-07-31
  • 职场百科

    面试自我介绍怎么说才有用

    又是一年毕业时,无论考研或是求职,面试这一关少不了。作为面试时的第一part。“介绍自己”成了很多残友的顾虑。在短短的1分半的时间里,我们到底要说些什么?1.清楚自己的优势首先必须明确你能带给公司什么,必须有实事证明。最理想就是能够展示过去的成就。例如你曾为以往的公司做过些什么设计,得过奖项或成绩等等。当..

    2025-07-21
  • 艺术之最

    泰勒斯:水之哲人,开启理性之光的古希腊艺术之作

    在那遥远的古希腊海岸线上,海浪轻拍着岩石,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气息。阳光洒在碧蓝的海水上,泛起点点金光。在这片充满神话与传说的土地上,有一位渔夫,他用水的流动,描绘出哲学的蓝图,用理性的火花,点亮了人类思考的星空。他,就是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的伟大思想家。一、海浪中的启示:水的诗意泰勒斯的故事..

    2025-07-14
  • 科技之最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提到“科学之父”,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牛顿(Isaac Newton)。这位17世纪的英国天才,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自然和数学的认识。从苹果树下的“意外发现”到建立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他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也充满启示。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位伟大的科学巨人,揭示他如何用一生推动人类文明的飞..

    2025-07-12
  • 天文之最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巨人,开启科学精确时代的先驱

    在漫长的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中,天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们用智慧、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其中,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无疑是17世纪天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卓越成就不仅在于其令人震惊的观测技术和丰富的天文数据,更在于他..

    2025-07-03
  • 天文之最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的巅峰之光,开启人类认知的黄金时代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的巅峰之光,开启人类认知的黄金时代”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名字如星辰般璀璨,穿越千年,依旧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托勒密,那个生于公元90年左右、逝世于168年的伟大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专家,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名字与他的著作一样,成为古代科学的象征,指引着人类探索宇宙奥..

    2025-06-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