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创新创新中国生机勃勃——从科技创新看新时代改革开放

2025-03-06 11:10科技之最

原标题:创新中国生机勃勃(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从科技创新看新时代改革开放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把握创新与改革的内在逻辑,******有过生动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八个坚持”重要经验,其中一条正是聚焦改革:“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领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谋划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这历史性的一跃,全面深化改革是有力支撑和关键变量。

总体谋划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必须全面部署

大渡河波涛滚滚,输电铁塔的银色导线正凌空拉向对岸。

10天的紧张作业,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跨大渡河段的导线展放作业终于完成。

来自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的施工班长盛宇强参与过5项特高压工程建设,见证了我国特高压技术从“白手起家”到“领跑世界”。现在,特高压领域的国际标准几乎全由我国制定。

点亮万家灯火,背后是数千家单位的联合攻坚、几十万人的共同参与,更是新型举国体制壮阔实践的缩影。

“没有单位、只有岗位”,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协同攻关,集中力量办大事——******多次强调的“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领着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催生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科技成就:望苍穹,月背采样,北斗组网;瞰大地,高铁飞驰,盾构突进;探深海,万米深潜,海底采矿……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

2023年仲春,一项改革为人瞩目: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组科学技术部。“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成为这项重要部署的关键着力点。

改革如弈,既需要纵览全局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对准焦距的精准落子。

重点领域锚定改革锐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越向纵深,创新越是澎湃。打通机制堵点,破解转化难题,新质生产力的“养分”愈加充沛。

中国高速磁浮列车跑出了600公里的时速,是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鲜活注脚。企业牵头实施攻坚,集成各地应用成果,屡屡突破技术难关,气动阻力降低17%、能耗节约30%以上……高速磁浮列车已列入多地的交通网规划,将重新向世界定义“中国速度”。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3项改革任务业已完成,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接续落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改革只有进行时。

聚焦关键

  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

破解科研、经济“两张皮”,******明确了方法论:“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打通通道,创新主体是“动力源”。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多次强调。这项被视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改革路径。

洞庭湖畔,决口合龙。极限77小时抢险救援,合龙比预计时间快了10余个小时。背后,科技力量不可或缺。

沿堤水面,无人测量船来回穿梭,探查水下地形和水流速度,为抢险筑堤提供关键水情参数。

这艘无人测量船,来自上海华测导航技术公司。

华测导航所在的上海市北斗西虹桥基地,聚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改革目标,推动创新要素围绕企业需求布局。企业足不出园,就可无缝对接相关重点科研院校。

“十四五”以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77%,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打通通道,创新平台是“加速器”。

中国创新挑战赛已连续举办8届。在2023浙江宁波主赛场上,13项重大技术需求吸引52个团队现场揭榜挑战。“过去企业买不到想要的技术,科研人员守着成果却找不到买家,这场国家级赛事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和科技供给。”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善福分享变化。

创新需求在哪里,改革就跟进到哪里。中国创新挑战赛是科技攻关组织方式改革的生动实践,采取“发榜+打擂”的方式,推进科研成果加速转化。8年来赛事共汇集企业创新需求3.4万余项,签订意向合同5500多个。

重大项目组织方式改革持续深化,“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这也是“揭榜挂帅”首次写入五年规划,9000多万名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得以更充分地激发。

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是一道世界难题。火热的探索连点成面、积厚成势,破题,期待中国方案。

系统推进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作出部署。三者内在一致又相互支撑,要“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科技体制改革,放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框架下审视,一个递进逻辑清晰而有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人才之于创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才能凝结一流科技成果。

“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的这句话讲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心坎里,更为改革标定了方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表,从57页减少到了11页。”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君将薄薄的一沓报表装入文件袋中。

报表变薄,获得感变实。4年3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以减法增活力。

通过“破四唯”竞聘,山东省农科院的“土专家”崔凤高评上了研究员,圆了多年的心愿。

曾经“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人才评价模式,转向“各得其所、各展其才”。

教育之于人才——“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不久前,******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希望姚期智教授“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清华园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种子,已然破土成长。

“让年轻人保持好奇心、充满创造力,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姚期智教授说,“在‘姚班’,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广泛接触各项研究工作。一门课、一个项目,都可能成为深耕科研的起点。”

新时代以来,围绕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拔尖计划”进入2.0阶段,已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强基计划”启动实施4年来,39所试点高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人才……

鼙鼓声声、日迈月征,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

“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话语铿锵。

改革风正劲,创新潮更涌,中国号巨轮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航程中,破浪前行。

猜你喜欢

  • 外交部: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决、行动最有力、落实最有效的国家

    9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纽约时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你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郭嘉昆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呼吁各方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合作,并郑重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

    2025-09-28
  •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中国老字号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概览(排名仅供参考,侧重综合实力)1.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营收:约 707.88亿元 人民币· 核心特点:· 规模巨头:中国最大的制药工业企业之一,业务板块多元,涵盖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品(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就是其旗下产品)。· 中药传承与创新:拥有众多..

    2025-09-28
  • 中国十大

    南方面条全面碾压北方?中国“十大名面条”排名,引网友争议!

    南方面条居然全面碾压北方?这份中国“十大名面条”排名,引千万网友争议!一碗面条,千种风味,这份榜单是否也有你心中的那碗第一名?中国美食版图上,面条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征服了大江南北的味蕾。面条,这看似简单的食物,其实承载着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它可以是北方的豪爽,可以是江南的精致,可以是西部的泼辣..

    2025-09-28
  •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触摸中国古铜矿遗产的魅力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 题: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触摸中国古铜矿遗产的魅力新华社记者喻珮、熊翔鹤初秋时节,走进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泉塘清澈,大块的矿石垒成一座小山,忽而在潺潺溪流声中映入眼帘。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至今被认为是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

    2025-09-28
  • 科技之最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规模创历次之最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自然资源部26日消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26日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9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

    2025-09-28
  • 告别冰冷感!硬核科技解锁 “有温度” 的新形态

    当硬核科技生动呈现,冷冰冰的专业知识便有了直抵人心的温度。如何实现这一神奇转化?全国科普月中的一些实践或许能给出启示。具化抽象概念一线科研案例是科学普及的“最佳剧本”。9月20日,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杨智荣的讲座《追捕隐形凶手的疾病侦探》,让200多名中学生体验了一场现实版悬疑推理..

    2025-09-28
  • 晚清最便脊梁70岁左宗棠抬棺出征,拼尽老命保住中国6分之一国土

    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不忘中华民族的一位民族英雄--清朝的名将左宗棠,下面来讲述的收复新疆的壮丽故事。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三千里河山1876年4月,新疆哈密城外,一支清军正缓缓西行。队伍最前方,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身着官服,目光如炬。他身后,一口黑漆棺材由士兵抬着,在风沙中格外醒目..

    2025-09-28
  •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公布的报告 显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200多个国家 和地区中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在目前全世界10个最安全的国家中 ,我国排名第三 ,仅次于新加坡 和土库曼斯坦,我国安全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治安发案率低 ,大案要案极少 ,安全环境越来越好 ,特别是党中央采取的持续的打黑除恶活动 ,纯洁了公安政法队伍 ..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