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最长

中国又火了,中国“切断”世界最长河流,美日直呼:绝对不可能

2025-02-16 10:10世界最长

#头条首发大赛#

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工业实力便是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强弱,又能从其基础建设能力中窥知一二。

诸如全国高铁网络、三峡水坝等世界级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都显示着我国强大的基建实力,基建狂魔这一称号可谓名副其实。

不满足于国内基础建设,我国还一直对外输出基建能力,让许多落后国家的基建得以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尽管西方国家一直试图抹黑我们,说我们的基建质量不行,或是说我们输出基建是称霸的前奏,但是国际上的合作伙伴依旧纷至沓来。

毕竟咱中国的基建又便宜质量又好,哪个国家又可以拒绝呢?

这不,一项和苏丹的合作工程,又是让我们的这些竞争对手恨得牙痒痒的,美国曾甚至多次表示中国推进了一个不可能的项目。

究竟是什么样的项目,能让美国惊呼不可能?今天一起来了解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如何被基建狂魔截断的吧。

一、被洪水困扰的国家

尼罗河是非洲最长的河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孕育了诸多文明,而今天的主角——苏丹便是其中之一。

尼罗河给苏丹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充足的水分供给让苏丹的农业得以蓬勃发展,同时漫长的河道也给苏丹的航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不过大自然给予了你巨大便利的同时,自然也要承担其代价。

与尼罗河相伴为生,苏丹自然也要承担起尼罗河泛滥所带来的困扰。

苏丹大部分国土位于尼罗河中上游地区,与非洲一望无际平原的刻板印象不同,在苏丹,南部和北部地势落差巨大。

水往低处流,南北部地区落差巨大,使得在苏丹的南部地区,尼罗河集水速度快。

同时,由于苏丹南部的热带草原性气候,在夏季降雨量极大,加之国家南部沿线尼罗河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导致苏丹南部容易受到尼罗河洪水灾害的影响。

在历史上,苏丹深受洪水带来的苦难。

2020年,苏丹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侵袭,近半个南部地区被洪水淹没,数万人无家可归,无数人民消失于洪水之中。

苏丹并非没有想过解决国内的洪水问题。

和无数非洲国家一样,苏丹也曾是英国殖民地之一。直至1956年,苏丹才得以脱离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尼罗河修筑大坝可谓是苏丹人民共同的梦想,要是其修筑成功,苏丹人民将就此告别洪水的困扰,政府也能极大地提高自己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同时,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起点,还能起到水力发电的作用。

如果大坝修筑成功,将极大的增强为苏丹国内的电力供应能力。基建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这也会诞生大量的岗位。

这不仅能推动大坝修筑地区当地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还能极大的增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家基本实力。

这不论是对于苏丹政府还是苏丹国民来说,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然,有梦虽然是好的,现实往往是充满困难的。

就在苏丹政府做着大坝梦的时候,现实的困难又让他们清醒了——那么,这大坝又该怎么修呢?

二、发达国家的冷眼旁观

修筑大坝,要技术又得要钱。苏丹是即便是在普遍发展落后的非洲地区,也是算不上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国家。

国内大部分地区甚至还维持着原始部落的生活作息习惯,要让这样的国家独立修筑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属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既然自己没法解决,那就请外国人来做吧,大不了就花点钱嘛,这么想着的苏丹政府,理所当然的就找到了美国。

美国政府在一开始听闻这个请求后也是非常高兴的,毕竟自家国家失业率正愁没法解决呢,建筑行业也因为缺乏工程单而发展缓慢,这不正好有订单送上门了。

不过随着对苏丹的情况进行仔细考察后,昔日的大佬却开始打了退堂鼓。

这尼罗河,虽然因为大部分流域都位处平坦的非洲大陆,因此水流量其实并不大,而且落差也小。

照理来说对于修建了胡弗大坝的美国来说不算一块硬骨头,但是碍于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尼罗河在不同季节的净流量差距非常大。

在水资源较为贫瘠的冬季春季,尼罗河就像一条平淡的小溪。

但是到了降雨丰富的夏季,尼罗河的流量就会突然暴增。这也就使得规划大坝的最大承载流量成为了一个难题。

于此同时,尼罗河的河床的土质比较蓬松,如果要在这上面修建大坝,就必须要打更深的根基,采用更为牢靠的材料。

对于美国的工业实力而言,修筑大坝并非不能做,但是得花大价钱。

考虑到苏丹这个国家,把全国一年的GDP丢出去都未必能凑够修筑这大坝的钱,美国在仔细考量后最终拒绝了苏丹的工程。

美国自然是体现了资本逐利的本质,不能赚钱的工程单?坚决不接!

被美国拒绝后,苏丹政府又找到了在基建方面同样闻名的日本。

日本在考量了工程环境后,也选择了拒绝。

美国和日本是指望不上了,但是这大坝还是不修不行。

为了能让工程顺利进行,当时已在基建上展露头角的中国,便成为了苏丹政府最后的救命稻草。

三、来自东方大国的倾力援助

对于中国的接盘,美日工程师们其实都是在暗自窃喜的。

毕竟这大坝是自家都觉得棘手的硬骨头,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肯定是要在这上面栽跟头的。

在美国人和日本人等着看中国笑话的同时,中国的工程师在实地考察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尼罗河上修建大坝有挑战性,但是以中国的基建能力绝无失败的可能!

于是,在和苏丹政府沟通后,来自中国的工程团队正式承包了大坝的建设工程。

这个大坝堪称尼罗河上的“三峡”,名字叫做——麦洛维大坝,它横在了尼罗河上,使得尼罗河被切断成为可能。

在完成外交事项后,大量的中国工程师便来到了苏丹的土地之上,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大坝的建设。

随着工程的开展,越来越的问题出现在了中国团体面前。

首先就是高温的问题。

苏丹正好位于赤道上,全年高温,同时热带草原性气候导致其全年的紫外线强度都非常可怕,这对于常年需要暴露在外的工程人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再然后就是修筑大坝的材料问题。

苏丹这个国家,实在是太过落后了。修筑大坝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其中以钢筋和混凝土的消耗最为巨大。

在国内,生产钢筋混凝土并不是什么难事,在我国任何一个角落都能购买到优质的钢筋与混凝土。

但是对于工业发展极度落后的苏丹而言,他们根本生产不出符合大坝建设标准的钢筋与混凝土!

那还能怎么办呢,这工程方不给施工方提供材料,那就只能咱自个准备了。

为了解决施工材料的问题,我国通过海空运输的方式,将大量的施工材料运抵苏丹。

最终,在上万亿的人民币投入之下,经过五六年的建设——2010年麦洛维大坝这条河道上的长城横空出世,将尼罗河截断在了苏丹,又一个世界建筑学的奇迹就此诞生,发电能力达到了125万千瓦。

五、麦洛维大坝对苏丹民生的改善

如同设想的一样,在大坝建成后,苏丹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大坝的建成带来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使得电力资源的储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在麦洛维大坝建成后,在苏丹,光是发电机的数量就跟着翻了一倍!

充裕的电力满足了首都和其他地区的用电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除此之外,大坝的建成使得苏丹对尼罗河水资源的运用也得到了提升,由麦洛维大坝所灌溉面积高达达100多万亩,为将近400万的苏丹农民提供了便利,促进了苏丹的农业发展。

同时在修建大坝时候,由于建筑岗位的大量人力需求,在劳工队伍里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苏丹本地人,他们其中有些人来源于苏丹城镇,更多的是来源于当地部落。

这五年多的修筑工程期间,他们通过劳动养活了自己的家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苏丹部分地区的就业问题。

同时,这也劳工在工程结束时,将所获得的工钱投于子女教育,也刺激了当地的教育行业发展。

结语:

中华民族以和为贵,浩然正气。即便西方发达国家带着有色眼镜审视我们,这点也从未改变。

麦洛维大坝的建成,是中国工程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生动例证。

在未来,我相信,我们中国将继续秉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世界团结贡献出一份努力。

参考资料:

2024-07-19长颈鹿科普——中国又火了!中国“切断”世界最长河流,美日直呼:绝对不可能-今日头条

2024-07-10专业知识——中国再创奇迹!成功“截断”全球最长河流,美日媒体:难以置信

2023-05-05海岳游人 ——苏丹气候与自然灾害:影响与应对措施

猜你喜欢

  • 外交部: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决、行动最有力、落实最有效的国家

    9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纽约时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你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郭嘉昆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呼吁各方坚定信心、担当尽责、深化合作,并郑重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

    2025-09-28
  • 世界十大

    世界公认10大长寿习惯,你做到了几个?

    作者 | 善品君《饮膳正要》有言:“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一个人最大的远见,就是于日常点滴中保养身体。以下是世界公认的10大长寿习惯,观照自身,看看你做到了几个?01每天吃些蔬菜《闲情偶寄》中讲:“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青菜豆腐保平安,也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因为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

    2025-09-28
  •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中国老字号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概览(排名仅供参考,侧重综合实力)1.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营收:约 707.88亿元 人民币· 核心特点:· 规模巨头:中国最大的制药工业企业之一,业务板块多元,涵盖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品(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就是其旗下产品)。· 中药传承与创新:拥有众多..

    2025-09-28
  • 中国十大

    南方面条全面碾压北方?中国“十大名面条”排名,引网友争议!

    南方面条居然全面碾压北方?这份中国“十大名面条”排名,引千万网友争议!一碗面条,千种风味,这份榜单是否也有你心中的那碗第一名?中国美食版图上,面条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征服了大江南北的味蕾。面条,这看似简单的食物,其实承载着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它可以是北方的豪爽,可以是江南的精致,可以是西部的泼辣..

    2025-09-28
  •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触摸中国古铜矿遗产的魅力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 题: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触摸中国古铜矿遗产的魅力新华社记者喻珮、熊翔鹤初秋时节,走进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泉塘清澈,大块的矿石垒成一座小山,忽而在潺潺溪流声中映入眼帘。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至今被认为是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

    2025-09-28
  • 科技之最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规模创历次之最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自然资源部26日消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雪龙2”号船26日返回上海,标志着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任务。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学考察。9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

    2025-09-28
  • 晚清最便脊梁70岁左宗棠抬棺出征,拼尽老命保住中国6分之一国土

    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不忘中华民族的一位民族英雄--清朝的名将左宗棠,下面来讲述的收复新疆的壮丽故事。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三千里河山1876年4月,新疆哈密城外,一支清军正缓缓西行。队伍最前方,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身着官服,目光如炬。他身后,一口黑漆棺材由士兵抬着,在风沙中格外醒目..

    2025-09-28
  • 西安十大美食排行榜,绝对不可错过的人间美味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在人们没有工作或者是休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旅游,外面的世界很大,你永远不知道异乡会有什么美食,所以在有空的时候带着家人和朋友去外地品尝一下美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了西安十大美食排行榜,增加了生活的乐趣,所以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西安旅游攻略上西安十大美食排行榜哪个好。西安十..

    2025-09-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