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记录

5000万箱,全球首个!上海港今破世界纪录

2024-12-22 11:45世界记录

国际航运中心的兴衰,浓缩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今天(2024年12月22日),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将在上海诞生:上海港将迎来今年装卸的第5000万个标准集装箱,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箱的港口。这将创下全球港口发展史的最高纪录,并推动上海港连续15年吞吐量全球第一。

大江奔腾,东海浪涌,全球瞩目。

199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2003年突破1000万标箱,之后迎来快速增长期。2006年、2011年、2017年连番跨越2000万、3000万、4000万标箱的历史关口。30年来,吞吐量增长了50倍,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

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站在上海港生产智慧指挥中心大屏前,一幅世界地图铺展开来,一条条航线从上海港密集向外辐射。今年,上海港迎来送往1.56万艘次集装箱船舶,平均每天40多艘。它们沿着350条外贸航线,穿越辽阔的大洋,驶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个港口,有力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上海港连接着全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往来,就具象在一条条航线中,汇集在5000万箱的吞吐量上。

上海港不断增强腹地辐射能力,中国内陆地区的集装箱通过水运、铁路、公路,源源不断运往上海,再发往全国,或走向世界。

今年1—11月,上海港水水中转完成2898.4万标箱,同比增长12.5%,水水中转比例有望首次突破60%。同期,上海港的内贸集装箱达到630万标箱,同比增长18%。

据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介绍,上海在长三角布设24个内陆集装箱码头,前11个月共完成40.5万标箱,同比增长近三成。

一条条铁路大动脉,让上海港的海铁联运服务覆盖9省44市,10余条“天天班”稳定运行,今年箱量突破90万标箱,同比增四成,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

如海纳百川,上海港迎来广袤腹地的“涓涓货流”,并且积极拥抱蓝海。

今年上海港国际中转业务预计超过700万标箱,同比增两成以上。

沿海捎带业务作为航运领域的重大突破,今年1月出口沿海捎带业务成功运行。1—11月,外资班轮沿海捎带完成130艘次约17万标箱,同比增85.1%。

国际集拼、海运跨境电商等新业务加速推广,成为集装箱增量的新引擎……

各项业务均创新高,共同发力,汇聚成5000万箱这一历史记录。

5000万箱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提升。上海港的成功,除了身处第二大经济体这个“中国因素”,还有令国际班轮公司怦然心动的“上港因素”。

统计显示,2022年,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时间,比新加坡、伦敦等13家全球主要港口平均在港时间短0.69天,即平均每船节省16.5小时。没有哪家船公司能拒绝这样的效率。

支撑效率提升的,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步。2017年底,上港集团打造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并自主研制智能管控系统,为码头装上“智慧大脑”,此后一路改进优化。如今,设备平均作业效率较开港初期又提升30%以上。相比传统码头,洋山四期人员减少70%,综合效率提升30%,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213%。作为全球能效最高的自动化码头,洋山四期今年吞吐量预计超过700万标箱。

长期运输黑色煤炭、棕色矿石的罗泾码头,今年被改造为集装箱码头,并直接上马2.0版自动化技术。上港集团哪吒科技总经理黄桁介绍,码头14台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31台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和93台智能水平运输车AIV这“三大金刚”精准配合,24小时高效运转。今年8月开港不到半年,吞吐量将达100万标箱。

同时,上海港频频在绿色化领域打造标杆,率先推出绿色燃料加注服务等新业态,全面配备岸电设施,预计全年连船艘次和节电量增长250%和200%,满足了国际班轮公司对清洁能源、绿色低碳的需求,也成为吸引船公司的重要原因。

上海枢纽地位的提升,离不开政府部门及口岸单位的改革创新。上海市交通委与上港集团打造出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促进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查询、一体化监管,让船公司体验了“分钟级”全流程业务办理,“一门式”物流追踪等体验。

5000万箱吞吐量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代表了一个港口的实力,更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韧劲。

破题高端航运服务

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中,上海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三。与前两名的新加坡和伦敦相比,上海的短板一直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在各方不懈努力下,今年出现一系列喜人现象。

今年8月,一宗双方境外当事人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北外滩开庭。经过开庭审理,仲裁员作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终局裁决。这一临时仲裁案件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

临时仲裁是国际通用的规则,但很长时间以来,在国内发展迟缓,因为缺乏上位法支持。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上海市司法局率先推出《上海市涉外商事海事临时仲裁推进办法(试行)》,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在制度上实现了破冰。

原告代表律师来自海问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律所合伙人刘洋告诉记者:“接到确定仲裁的通知时,我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在上海进行临时仲裁。”他感慨,上海推动仲裁规则接轨国际的决心和行动力度真的很大。

更重要的是,案件向外释放出明确信号:上海欢迎全球的航运企业选择上海为仲裁地,无论企业选择何种规则、何种法律。这对上海海事仲裁、海事法律服务,乃至高端航运服务能级提升都有极大的助力作用。

9月底,首次有外方当事人将临时仲裁地由伦敦改至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邓杰认为,引入临时仲裁发展海事仲裁,将使上海有能力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海事仲裁中心。

目前,上海已跻身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前十名,今年还实现全国首家外国仲裁机构落户。

航运保险和航运金融作为金融业与航运业的连接点,也是航运服务的一部分,今年也有了新突破。

人保财险在沪发布全球首款满足“一单制”的多式联运集装箱货物运输保险方案;中国太保推出全国首单航运业欧盟碳排放成本价格指数保险;7家财险公司、3家再保险公司在上海组建了海运保险共同体……

“今年已有保险公司和船东协会合作,计划推出中小船东服务包,为中小船东发展保驾护航。”上海船东协会会长蔡慧星兴奋地说。

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已成为世界航运市场三大指数之一。上海航运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去年推出全国首个航运指数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线一年多成交额超3.84万亿元,成交量和活跃度远超境外同类品种。

“今年海运运价波动很大,集运指数期货是一个伟大的创新,成为航运物流企业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上海环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林杰表示,期待上海推出更多方向的集运指数期货。

据上海航交所技术部经理傅伟透露,该所研发团队正提升指数编制的科技含量,让更多指数具备期货交易基础,打造世界航运市场的“晴雨表”。

“高端航运服务依托于航运物流而产生,但不容易因航运物流的迁移而转移。比如伦敦等老牌航运中心,至今仍以高端航运服务业闻名于世。”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教授真虹分析,上海在今后一个时期依然需要保持较高的集装箱吞吐量,依托航运物流来吸引航运全要素的集聚,实现高端航运服务的破题。

赋能世界经济发展

12月18日下午3时35分,经过23个昼夜的海上跋涉,中远海运旗下“新上海”抵达洋山港。这艘来自秘鲁钱凯港的第一艘船,宣告着一条新航线的诞生,耗时比以往缩短近一半,中国与南美的贸易关系更为紧密。

航运业的发展,见证了全球化的进程。国际航运中心的兴衰,浓缩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几十年来,远洋航运大发展,让供应链不惧遥远,越是遥远越有比较优势,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上海抓住这一波浪潮,在2003年以来的20多年里,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年均6.5%以上增速,先后在2004年、2010年超过釜山港和新加坡港。

但在最近几年,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不确定性增加,国际企业更加关注供应链的可靠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置,航线结构深刻变化,对国际航运带来冲击挑战。

船到中流浪更急。挑战中,也不乏机遇。

中国正加速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品牌出海”的跨越。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上海具有“出海”所需的各类资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果,可以不断满足企业从区域到全球的物流需求。

与此同时,全球正在兴起第五代港口建设,以构建“航运+港口+物流”的立体互联互通和港航贸一体化生态圈为最大特色,从而有效集聚全球生产要素,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远海运副总经理张勇提出,全球港口正逐渐跳出航运范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应与地区经济发展深度耦合。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认为,在技术***引领模式变革与规则重塑的当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发挥经济发展杠杆作用和对国家战略保障功能的同时,应主动担当,成为国际航运产业变革的引领者。

这方面,上海正多管齐下,加速推进。罗泾港二期建设,小洋山北侧岸线开发,正紧锣密鼓推进,有助于上海港保持吞吐量适度超前优势。同时,上海深化与国内外海空港联动,积极发展海运+航空、海运+中欧班列等新模式,大力提升航运枢纽链接能力,满足近洋运输需求的增长,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高效链接。

面对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上海正在打造更多具有标杆意义的新服务、新模式。

据市交通委介绍,上海将大力推进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航道建设,加速上海港智慧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开拓各类应用场景,帮助船公司提升效率、节省费用。同时,加快打造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力争在碳足迹认证等方面率先突破。

在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方面,上海将发挥“五个中心”联动优势,进一步强化开放性和连接性,营造良好软环境,推动市场主体、人才、技术、服务等资源要素的国际化流动与供给,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的全球服务能力。

大洋壮阔,扬帆开拓。上海正瞄准打造全球领先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战略目标,持续巩固硬实力、发展软实力、开辟新赛道,努力以更多创新实践,更好服务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行。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力 孟群舒

流程编辑:U022

猜你喜欢

  • 书籍排行榜

    全球十大杂志排行榜:财富第二,时代周刊名列榜首

    和报纸比起来,杂志可能没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杂志可以重复阅读,印刷精美,无论是视觉冲击力、趣味性还是精美程度都远胜于报纸。那你知道著名杂志有哪些?现在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全球十大杂志排行榜:财富第二,时代周刊名列榜首,让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吧。全球十大杂志排行榜1、时代周刊详细介绍:《时代周刊》..

    2025-05-10
  • 科技之最

    深圳:科技之都闪耀全球,这座城市为何成就非凡?

    深圳:领跑全国的创新与发展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不仅仅是中国的城市之一,更是全国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领跑者。它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新能力和高速发展势头,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科技中心之一。 创新之都:引领科技潮流 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之都,在科技领域走在了全国其他城市的前列。从5G技术到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5-09
  • 军事之最

    不容忽视的军事巨人!全球十大军事强国,他们将如何改变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因军事实力而发生深刻变化,每一个军事巨人都在默默影响着全球的走向。究竟哪些国家跻身全球十大军事强国之列?他们又将如何改变世界格局呢?## 1. 美国:强大如磐石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之一,其庞大的军费支出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令人瞠目结舌。美国不仅在陆海空三军拥有强大的力量,还在网络空间和太空领..

    2025-05-09
  • 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排行,香港居首

    参考消息网6月17日报道据台湾《经济日报》网站6月17日报道,美世管理顾问公司发布最新排行,对全球外派人士而言,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城市是亚洲的香港和新加坡,连续第二年将瑞士四大城市比下去。美世的《2024年生活成本报告》显示,高昂的租金成本使得亚洲两大金融中心持续高居排行榜冠亚军。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伯尔尼..

    2025-05-09
  • 世界最快

    全球最快的六款战斗机

    全球飞给大家盘点一下全球飞的最快的六架战斗机,按照快慢的顺序排列,看看哪一款是你心目中真正的霸主?·排行老六的就是大名鼎鼎的f十五英式战斗机了,从一九七二年开始上天到现在已经是四十个春秋了,总产量一度突破了惊人的一千二百加之多,而且每台要十五的造价也是相当不菲,高达六千万美元。而且f十五堪称全球首款登..

    2025-05-09
  • 排行榜

    女人的最爱 2025年全球百大美妆企业排行榜:欧莱雅$470亿居榜首

    欧莱雅占总销售额的18.7%去年美容销售额首次突破2500亿美元,蔚为大观!但这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比2023年5.3%的增幅差很多排名前十的公司创造了1474.9亿美元的销售额,占百强总收入的58.5%中国市场的持续放缓严重拖累了销售额中国公司珀莱雅位列第28位,成为首家跻身全球美妆企业Top30的中国C-美容企业本文只摘录前十..

    2025-05-09
  • 排行榜

    2024年全球美妆企业百强:中国上榜11家,榜首营收超过3300亿元

    美妆,顾名思义,就是让人变美丽的产品,包括护肤品(洁面产品、爽肤水、乳液、面霜、面膜、精华液、防晒霜等)、彩妆(粉底、口红、眼影、腮红、睫毛膏等)、护发产品(洗发水、护发素、发膜、染发剂等)、个人护理产品、香水、特殊功能化妆品等根据WWD(Womens Wear Daily)公布的2024年度全球美妆企业百强名单(2024 WWD..

    2025-05-09
  • 书籍排行榜

    全球最畅销十大书籍排行榜:小王子上榜,红楼梦一举夺冠

    书籍销量无疑是其影响力的最佳印证,畅销书从不罕见,但多是在特定时间内昙花一现,但有些书籍的影响力却能穿越时间空间,那你知道全球销量第一的书是什么?现在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全球最畅销十大书籍排行榜:小王子上榜,红楼梦一举夺冠,让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吧。全球最畅销十大书籍排行榜1、红楼梦创作年代:清..

    2025-05-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