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光明时评】在探索宇宙中赓续创新基因

2024-12-08 11:08世界奇闻

【光明时评】

作者:董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研究员)

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等各项任务。

自古以来,奔赴星辰大海、叩问寰宇苍穹、静观日月之行、远瞻河汉灿烂始终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梦想,见证着我们探索宇宙的实践。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一个个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远古神话传说故事历久弥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始祖们对于宇宙环境、日地关系、时空演化的终极向往和朴素认知,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仰韶、陶寺、红山、良渚等考古遗迹也证明,先民们自中华文明初始阶段就注重通过观象授时等方式进行天文知识积累和方法探索,后世大儒顾炎武更是感叹“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伴随着历史的演进,观测统计、仪器制作、历法制定成为古代中国的常态化天文活动,研究精度、技术水平、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结合愈加深入紧密,关于宇宙本原、结构和演化规律的认识成为古代自然观的最核心内容之一,更支撑起古人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的人文精神和经世济民、治国理政的社会理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不再止步于站在地球上“仰观宇宙之大”,而是立足航天科技的优势,推动空间科学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我国空间科学的起点;本世纪初,我国成功实施由“探测一号”“探测二号”组成的“双星计划”,实现了我国空间科学专用卫星“从0到1”的突破;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协同推进,助力我们更好地解释宇宙现象与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进入新时代,在新型举国体制的保障下,“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览胜、“羲和”探空、“夸父”逐日、“天问”问天、“祝融”落火、“鹊桥”联星、“悟空”探微、“墨子”测时,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大国重器和科技成就接连涌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凝结于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之中,勾勒出中华文明在赓续中变革、在传承中创新的宏大意象,将先辈们的畅想变为现实,也以诗意承载我们对远方的向往,借迢迢星河将中华文化传递至更远的地方。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这个规划是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载人航天和空间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规划聚焦2050年“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这一目标,围绕宇宙起源演化、时空本质、太阳系和生命起源、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方向,设置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五大科学主题,提出至2027年、2028—2035年和2036—2050年3个阶段实施的科学任务规划,形成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规划旨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持续探究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科学“元问题”,持续取得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致广大”与“尽精微”的有机结合,成为我们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伟大征程中的重要指南。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和复兴梦想在“宇宙”二字上得到了无限延伸,并将始终伴随我们对空间科学的无止境探索。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4日 03版)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探索未知:2024年最前沿的科技趋势

    2024年科技趋势的探索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机器人技术、生成式AI、深度学习模型优化、大数据工程、量子信息科学、通信和网络技术、半导体、军事以及太空技术等:1.可持续高性能计算:这一趋势将加速科学、医疗和金融领域的创新。高性能计算(HPC)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供..

    2025-05-14
  • 世界奇闻

    关于宇宙的4大真相,99%的人都被误导了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天文学家,但至少对宇宙有点常识。比如,太阳是黄色的、黑洞啥都能吸进去、水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但如果我告诉你,其实这些都是误区,你会不会有点震惊?接下来,我就带你一起拆穿4个关于宇宙的“大骗局”。第一个:你可能从未见过真正的太阳。说到太阳,你会想到什么呢?是不是脑海里立..

    2025-05-14
  • 世界奇闻

    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 这个开放日不容错过!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LHAASO,拉索)将于2025年5月15日至5月21日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邀您一起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拉索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探测装置,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科学成果。它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海子山上,平均海拔4410米。该设施由三个大规..

    2025-05-14
  • 世界奇闻

    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研学游:点燃青少年宇宙探索之火

    5月7日,阜康市第四中学400余名学生走进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研学之旅。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学习,带领师生们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感受科学魅力,成功点燃了青少年对天文与航天知识的探索热情。踏入陨石科普馆,精心打造的“航天知识长廊”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眼球。长廊内,从人类第一颗人..

    2025-05-14
  • 世界奇闻

    韦伯探索宇宙黎明:见证第一批以冷气体为食的星系

    丹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研究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档案数据时,最近发现了三个遥远的星系,当宇宙只有几亿年历史时,它们正在聚集气体。对它们的探测和特征描述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目前只有韦伯望远镜能够做到这一点,这要归功于它在红外光方面的专长。这些数据首次表明,这些早期星系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气体库。这些气体最..

    2025-05-13
  • 世界奇闻

    追寻宇宙之谜

    #追寻宇宙之谜# 关于人类探索外星文明的思考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人类对于外星文明的存在始终充满好奇与渴望。外星文明的概念,指的是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及其创造的文化和技术。探索外星文明,不仅关乎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与命运。人类对于宇宙和外星文明的探索,可追溯到古代的天文观测。然..

    2025-05-13
  • 世界奇闻

    揭秘宇宙之谜:从六大基本要素到未知宇宙的无限可能

    宇宙万事万物在运动中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缘聚而生,缘散而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统一,相生相克,分层而定,分形而成,依数而变,在混沌(熵增)和有序(熵减)之间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探索第一因《缘熵论》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我们身处的这个蓝色星球,只是无尽星海中的一粒尘埃。然而,正是这粒尘埃孕育了丰..

    2025-05-13
  • 世界奇闻

    探索宇宙生命之谜:为何地球是唯一的生命星球?

    “想要了解最新的科技航空军事动态吗?关注我们,探索天空与战场的奥秘。如果你喜欢,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独到见解!”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以其独特的条件成为了生命的摇篮。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球能适宜地孕育生命,与它必须满足的条件和出现的凑巧相结合,每一个巧合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一切不仅..

    2025-05-1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