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物世界之最

科学家断定恐龙灭绝原因 彗星撞击地球导致环境变化

2024-10-25 09:38动物世界之最

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地球是被恐龙统治的,但是由于彗星撞击地球造成地球自生环境变化以及火山喷发等使得恐龙灭绝了。但是到现在人们发现了许多恐龙的化石,通过化石人类还原了一些当时的恐龙时代风貌。

科学家认为陨石撞击导致恐龙灭绝,其他动物生存南半球

大型陨石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被认为是由大型陨石撞击墨西哥希克苏鲁伯大约6600万年前造成的。在事件发生后,南半球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是北半球的两倍。该研究为灭绝的生态影响及其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

撞击后生态系统崩溃

据推测,这颗陨石的直径约为10公里,在撞击后完全蒸发,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足以引发当时的海啸。全球气候发生了变化,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太阳完全被遮挡,阻碍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食物链上层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死亡,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南半球成为灭绝物种生存地

植物和食草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陆地食物网的关键部分。以前的研究表明,在北美洲,这种相互作用需要900万年才能从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中恢复过来。然而,一直有一种理论认为绝对南半球的影响不如北半球那么严重,使南半球成为北半球已灭绝物种的“避难所”。

有关恐龙灭绝之谜的10个猜想,但都没有确定是哪种

1、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因此恐龙灭绝。

2、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3、海洋淹没大陆

大自然的力量无穷大,改天换地也不是难事!

4、酸雨说

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恐龙灭绝了。

5、被子植物中毒说

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恐龙灭绝了。

6、地磁变化说

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7、物种斗争说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8、山大爆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不用说满天大火啦;那时的情景一定比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

9、一般动物防御系统的新型病原生物

造成了疾病大流行,恐龙等大量免疫系统有缺陷的动物因无法抵御而恐龙灭绝了。结果,冷血动物中只有一些天然防御系统强化的种类得以度过了劫难,而温血的鸟类和哺乳类则因为拥有了完善而高效的免疫系统就更容易避免恶运,并借此在后来的新生代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地球上新的主导动物。

10、科学家精确分析了屁的成分

屁中发出的臭气只占所泄之气的1%,那是铵、硫化氢、粪臭素和挥发性脂肪酸等。无臭味的氮、二氧化碳、氢、甲烷则占了很大比重。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上海这位科学家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发现关键化石证据,共同确立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上海交通大学丁洪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08
  • 科技之最

    中国科学家破解演化与量子之谜!2025未来科学大奖,720万重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从恐龙羽毛到量子芯片,他们用“中国答案”重塑世界科学版图核心速览生命科学奖:季强、徐星、周忠和凭辽西化石证据,终结150年“鸟类起源”之争物质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开创拓扑电子材料,为量子计算铺就“中国路径”技术革新奖:75岁卢志远以三维存储技术,让手机存储量暴增..

    2025-08-08
  • 科技之最

    鸟类起源恐龙的化石证据、拓扑电子材料突破……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8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获悉,2025年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因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

    2025-08-08
  •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七位科学家获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三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奖”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25-08-08
  • 育儿百科

    奶水稀的原因 妈妈们要注意

    奶水稀该怎么办1、通过合理膳食提高奶质合理充营养物质,比例均衡,如果把摄入的总物质分为100份,为蛋白质约占13至15份,27份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在58到60份之间。蛋白质每天的需求量大约为80克,富含此物质的食物有鸡蛋、猪蹄、乳类等。脂肪不可过多摄入,每天166克即可,可以从大豆油、肉类等补充。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量..

    2025-08-07
  • 世界奇闻

    宇宙6大未解之谜,科学家承认: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不过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从诞生以后,人类就开始不断的..

    2025-08-03
  • 探索百科

    木卫二有什么秘密?可能比地球更利于维持生命

    像地球这样的世界,外部都有海洋,它们也受到多种生命威胁,从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到危险的恒星耀斑,再到附近的超新星爆炸等等。斯特恩的论文指出:IWOW不受这些威胁的影响,因为它们的海洋受到覆盖在其海洋上的通常厚度为几十到几十公里的冰和岩石的保护。内陆水域海洋世界更适合提供多种环境稳定性,与地球等外部有海洋的世..

    2025-08-03
  • 天文之最

    宇宙中最大的物体有多大?科学家:大到怀疑人生

    本文来自“互动科普”微信公号(ID:hd_kepu)不计其数的行星、恒星、星系等天体组成了星河璀璨的宇宙。尽管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很有限,但在日益强大的天文望远镜的帮助下,人类已经观测到宇宙中的众多神秘天体与结构。宇宙中已知最大的行星、恒星、星系是什么,最大的结构又是什么?这里,我们将总结10个宇宙之最。图片来..

    2025-08-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