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记录

地面最长寿命气泡问世!23分36秒!又一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西工大诞生

2024-10-16 11:39世界记录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臧渡洋教授团队收到了一件特别的快递,是他们此前获得的一份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日前,臧渡洋教授团队成功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制备出“地面上最长寿命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到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为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小气泡的大用途

气泡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是熟悉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由于气泡独特的界面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动力学行为,特别是气泡膜为许多特定的物理化学过程提供了独特的传热传质边界条件和二维柔性约束,其在材料工程、流体物理、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重力导致的排液以及气泡本身的大比表面积,气泡天生不稳定。自然界中常见的气泡往往只能存在数秒且触之即破,这种生命周期短和稳定性差的特性极大制约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因此,为气泡增寿成为许多流体物理和软物质等相关领域学者和工程师的一个饶有兴致的挑战。

怎么延长气泡的寿命?

普通气泡受到重力的影响,液膜上下的薄厚程度逐渐不均衡,使得气泡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短时间存留。解决此问题,科研人员通常使用表面活性剂或微/纳米颗粒等作为稳定剂来抑制重力引起的排液,从而延长气泡寿命,但化学稳定剂的加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气泡的“污染”,这在特定生产条件下并不适用。

为了探究不引入化学稳定剂而获得长寿命气泡的方法,研究学者曾在国际空间站直接利用微重力条件抑制排液,实现了纯水气泡的稳定和较长寿命。空间站实验虽然可获得长寿命气泡,但成本极其昂贵,而且不便于结合其他研究手段进行复杂实验设计。因此,能否在地面常重力条件下寻找一种不引入化学稳定剂的气泡稳定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臧渡洋教授课题组一直围绕软物质和复杂流体开展研究,特别关注软物质界面的物理、力学以及化学耦合问题,他早在法国留学期间便针对气泡物理的基础问题开展研究。来到西工大,导师魏炳波院士所建立和发展的声悬浮技术又为臧渡洋教授的气泡研究提供了创新指引。

“超声既然能使液滴悬浮而不坠落,那能否使气泡液膜中的液体不往下流动(排液)呢?”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臧渡洋开始带领本科生开展超声“吹泡泡”的兴趣实验。在一次实验中,课题组同学偶然发现,声悬浮条件下液滴可以转变为气泡,且声悬浮气泡存活时间显著优于常规气泡,甚至使用针头去穿刺仍能够保持完整。

这一突出特性使课题组欣喜异常,并引起了大家极大的科研兴趣。“声场中的气泡为什么如此“坚固”而长寿?”臧渡洋教授开始组织研究团队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索归纳,并最终揭示了声悬浮气泡的超稳定性是由于气泡内外表面的声辐射力显著抑制了重力排液导致的。

该研究成果以“Extraordinary stability of surfactant-free bubbles suspended in ultrasound”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Droplet上(期刊封面故事),并被Nature期刊亮点报道。

该成果首创了通过超声悬浮稳定气泡的新方法,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这种超稳定性的物理机制,实现了在常规重力条件下使气泡保持长时间稳定,达到了媲美空间站中微重力环境抑制排液的效果,提供了适用于气泡及气泡膜研究的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途径。

论文中团队提出,在声悬浮条件下,利用声腔共振机制形成的声悬浮气泡,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在超声环境下存在超过15min。即使没有任何表面活性剂的稳定作用,纯水气泡也可以稳定7min以上,这比常规气泡的寿命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以上。此外,通过实验证明,在声场的稳定作用下气泡甚至能够在针刺等外部扰动下保持稳定。这种超稳定性是由于驻波声场在悬浮气泡的内外表面都提供了独特的声辐射压力分布,这样的声辐射压分布一方面平衡了液体重力,实现了稳定悬浮。另一方面对气泡膜提供了挤压作用,抵消了静水压力,从而抑制了其中的重力排液。声辐射压的分布还可通过改变声场强度来调节,从而得到不同形态的声悬浮气泡。

以此成果为指引,臧渡洋教授课题组制备出了“地面上最长寿命气泡”并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达到23分36秒。

这种无固体表面接触、无化学“污染”、超稳定的声悬浮气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例如,超稳定气泡有助于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流变学性质;可以作为收集和分析气溶胶颗粒的液基材料;可以作为理想的生物/化学反应器,用于晶体生长、细胞培养的液体模板/独特的微环境等。

未来,臧渡洋教授课题组将继续围绕声悬浮气泡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气泡的表面特性及其动力学、热力学性质等,持续推动相关领域“1→0”反向科研攻关,为声悬浮气泡在材料工程、流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猜你喜欢

  • 探索百科

    天狼星寿命10亿年 超新星爆发 地球怎样?

    科学家认为天狼星不会发生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会改变地球大气层的环境。天狼星在夜晚是非常明亮的,可见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比太阳还强烈,超新星爆发肯定会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超新星爆发很多人了解了超新星爆发之后,都知道会发出大量的高能射线,高能射线对地球臭氧层会形成很大的破坏。现在地球生物之所以能够好好的生..

    2025-05-10
  • 探索百科

    为什么科学家说 地球生命的诞生 像是意外?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和地球相似的星球有很多,地球恰好具备生命孕育的基本条件,这样才诞生了生命。目前科学家仅仅在地球上找到了生命的存在。这确实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看来地球的环境非常适合生物的诞生。系外行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找到的系外行星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其中找到了两个比地球更大的行星,被看作是超..

    2025-05-09
  • 世界上最长的动物,北极霞水母最长74米(能预测风暴)

    水母是个有趣的生物,它的身体大部分都是水组成的,如果离开水被晒干后,就会变成像塑料袋一样的薄膜。而水母那可自由伸缩的触手更有意思。北极霞水母的触手能在10倍内自由伸缩,且北极霞水母触手最长可达74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动物。北极霞水母:世界上最长的动物北极霞水母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腔肠动物..

    2025-05-07
  • 世界最长

    世界上最长的十座桥 你都知道吗 中国占八个 更是包揽了前三名

    在当今世界,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更是人类工程技术的巅峰展现。今天,就带你揭秘全球最长的十座桥梁,这些“巨龙”般的超级工程,每一座都藏着令人惊叹的黑科技与建设传奇。第十名:许昌市许漯特大桥(中国)——52.15千米地位:平漯周高铁的“中原动脉”亮点:跨越澧河等水系,采用“连续梁+预制箱梁”技术,施工精..

    2025-05-07
  • 民俗百科

    苗族吹芦笙最长的时间

    2月2日,位于桂黔交界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杆洞村,少数民族同胞欢聚一堂,身着百鸟衣盛装,吹芦笙跳踩堂,欢庆百鸟衣芦笙拉鼓节。图为各族群众欢庆融水杆洞百鸟衣芦笙拉鼓节。图为各族群众欢庆融水杆洞百鸟衣芦笙拉鼓节。据杆洞乡百鸟衣芦笙协会负责人吴学礼介绍,时隔3年再度重启的百鸟衣节共有21支芦笙队参加,吸引了..

    2025-05-06
  • 世界上最长时间不吃饭的人,禁食382天减肥

    人们究竟活着能多久不吃东西却很难说得清。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活过一星期。但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们能活多久,却有很大变化。以382天没吃东西的AngusBarbieri为例,这位当年27岁的苏格兰人什么都没吃。与Barbieri的禁食有关的记载有限,少数旧报纸记载了他经历的折磨;更可靠的是他的医生们于1973年发表在《研究..

    2025-05-04
  • 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长34.3厘米耳朵把自己绊倒

    最近,美国一直非常奇特的狗爆红网络。这只叫Harbor的黑棕猎熊犬,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这只11岁的狗狗,经测量右耳朵有31.1厘米长,而做耳朵更是长达34.3厘米,下面这只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还拥有不少粉丝。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长达34.3厘米从它的主人Jennifer Wert处了解到,Harbor的长耳朵还吸引..

    2025-05-04
  • 科技之最

    "科技巅峰!全球首台人造太阳问世,引爆能源革命潮流

    **科技巅峰!全球首台人造太阳问世,引爆能源革命潮流**标签: #科技 #能源革命 #人造太阳 #创新科技 #未来科技 头条新闻:全球首台人造太阳横空出世,预示着能源革命的到来!这一独特而创新的科技突破将重塑我们对未来能源的想象,开启全新的篇章。快来一起探索这项引爆能源界的创举吧! 引爆能源革命:我们不再依赖自然光..

    2025-05-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