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宇宙探秘:寻找外星生命的起点——超级地球与行星探索之旅

2024-10-15 11:01世界奇闻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总是幻想着外星生命的存在,它们或许以硅基为基础,不依赖DNA和RNA进行遗传,甚至拥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奇特形态,如同科幻小说中的描绘一般,令人充满期待与好奇。

然而,当人类踏上寻找外星生命的征途时,我们依然需要从与地球相似的环境开始探索。在众多探索方法中,寻找“超级地球”成为了科学

家们的重要目标。超级地球,指的是那些与地球条件相近,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已经对100光年内的恒星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发现了大约100颗行星围绕着1000多颗恒星运行。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推算,银河系中大约2000多亿颗恒星中,可能有200亿颗都拥有自己的行星小弟,其中不乏与地球相似的“双胞胎兄弟”。

截至去年6月底,人类已经发现了100颗太阳系外行星,其中第100颗太阳系外行星是由法国巴黎天文台的让·施耐德等人发现的。这颗行星围绕着HD2039恒星旋转,质量是木星的4倍多,距离恒星比地球离太阳远一倍多,公转周期长达1210天。然而,关于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数量,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对某些行星的身份认定存在分歧。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大多是巨型气态行星,与木星相似,甚至有的比木星还要庞大。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观测能力有限,只能先看到这些“大块头”。行星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恒星的光,因此在几十、几百光年外直接看到一颗行星对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

为了寻找行星,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多普勒摆动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恒星光谱的周期性变化,科学家们可以判断附近是否有行星存在。行星会对恒星的运动产生影响,导致恒星的光谱发生“抖动”。行星质量越大、离恒星越近,这种“抖动”就越明显。

除了“多普勒摆动法”外,科学家们还可以直接观察恒星位置的变化或观察行星对恒星的“掩蚀”现象来寻找行星。当行星从恒星前面经过时,会遮挡一部分星光,导致恒星的亮度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对观测条件要求较高,但它是目前唯一能找到与地球大小相近的行星的方法。

尽管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中还没有与地球完全相似的,但科学家们依然在不断努力。加州卡耐基行星搜索小组新公布的15颗行星中,有两个行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一个是最轻的太阳系外行星,只有木星质量的0.12倍,绕着御夫座方向上的HD49674恒星旋转;另一个是巨蟹座55恒星的三颗行星之一,质量大约是木星的4倍,是目前发现的离恒星最远的太阳系外行星。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麒麟座方向上的KH15D恒星的光芒会周期性地变暗。这颗恒星离地球2400光年,年龄只有300万岁左右。它的亮度每48.3天就会变暗一次,最暗时只有平时的4%。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由正在形成的行星造成的。这一发现为我们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希望。

在寻找外星生命的道路上,我们虽然还面临着许多未知和挑战,但科学家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期待着能够发现更多与地球相似的行星,甚至找到外星生命的存在。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这百年来我们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宇宙学是什么?宇宙结构如何增长?在《百年宇宙学:我们对宇宙的百年探索》这本书中,天体物理学家、理论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伯斯从历史和重要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进历程。此外,他还审视了感光底片、大型望远镜和巡天、太空探..

    2025-08-08
  • 天文之最

    黑洞史话 03:炮火中算出的宇宙怪物

    你一定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吧?但你可能想不到,就在他那开创性的引力场方程发表不到一个月,第一个精确解就已经诞生了!更离谱的是,解出这个答案的人,根本不在安静的实验室里——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里,还是个身患绝症的炮兵中尉。一个在战火和病痛中挣扎的人,怎么解开了宇宙的终极谜题?这个解又为..

    2025-08-07
  • 商业之最

    走钢丝的艺术:在商业变革浪潮中寻找动态平衡

    马戏团的钢丝表演者安德烈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从不盯着脚下的钢丝,而是专注于远处的一个固定点。当记者问他如何在摇晃的钢丝上保持平衡时,他解释道:平衡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无数微调的组合。如果你太专注于不让自己掉下去,反而一定会掉下去。这个看似简单的智慧,恰恰揭示了在当今动荡商业环境中生存的核心法则——..

    2025-08-07
  • 世界之最

    “世界最老婴儿”诞生!刚出生就“年满31岁”,其生命始于1994年,亲姐姐已是30岁的妈妈

    26日,美国俄亥俄州,林赛(35岁)和妻子蒂姆(34岁)用31年的冷冻胚胎成功诞下健康男婴,成为有史以来冷冻时间最长的活产胚胎。(林赛和妻子蒂姆。)给他们捐赠胚胎的是琳达·阿查德。这枚"超龄"胚胎的来历堪称传奇。1994年,琳达·阿查德在进行体外受精(IVF)治疗时,与当时的丈夫培育了4枚胚胎。在成功植入1枚后,剩余3枚..

    2025-08-05
  • 探索宇宙“婴儿期”

    作者:丁旭恒(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系教授)宇宙何时诞生?如何呈现今天的面貌?又会如何发展?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仰望星空,希冀探寻宇宙的奥秘。这既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卫星,其中,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为止最先..

    2025-08-03
  • 世界奇闻

    宇宙6大未解之谜,科学家承认: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不过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从诞生以后,人类就开始不断的..

    2025-08-03
  • 从机械蜘蛛到手术机器人,首都大学生在科研探索中发现创业金点子

    “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将来一定会后悔。它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体验,值得我承担风险、付出精力和金钱。”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陈俊熙,用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道出了他创业的决心。一个多月前,他和团队站上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赛道的决赛讲台,直面专业评审团的犀利质询。和陈俊..

    2025-08-03
  • 探索百科

    小行星可能已经从星际云中获得了生命的基石

    这张生动的照片让我们得以一窥一个由翻滚的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洞穴,那里有成千上万颗恒星正在形成。这幅图像是由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上的高级巡天相机(ACS)拍摄的,代表了这个被称为猎户座星云的区域有史以来最清晰的图像。超过3000颗不同大小的恒星出现在这幅图像中。其中一些从未在可见光下出现过。 (Image credit: NAS..

    2025-08-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