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之最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环球时报》独家探访青藏铁路“天路卫士”

2024-10-13 10:58机械之最

【环球时报赴西藏特派记者 樊巍】编者的话:镶嵌在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如同一条丝带将皑皑雪峰、茫茫草甸、湛蓝湖泊串联在一起。人类的工程奇迹与壮观的高原风光完美相融,铁路本身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然而就像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加倍呵护一样,青藏铁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离不开一群“天路卫士”的全天时守护。在和平安宁的时代里,他们的工作看似平凡无奇,但也正是他们在平淡中甘于奉献、忠于职守才维护了铁路的平稳运行。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专程走近守护青藏铁路的武警官兵,在他们身上感受坚守的力量。

守护“天路”就是守护发展

当《环球时报》记者向藏族群众问起他们心目中最引以为傲的西藏发展成就时,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带给藏族民众的幸福感和便利感是如此直观——原本许多人心向往之却难以抵达的圣城拉萨,现如今从家中出发甚至可以实现当天往返。这条铁路扩大了高原人民的活动半径,也拉近了西藏和内地省份的距离。

而在守护这条“天路”的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执勤二十五中队队长索朗次旦看来,青藏铁路线给西藏带来的变化则更为广泛。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还在北京西藏中学上学的索朗次旦成为了这条铁路线的首批乘客。“当时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坐上返校的火车,修建青藏铁路超出了一些高原民众的认知,一时间传言四起,许多人对于乘坐火车还有些顾虑,但如今,高原民众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条铁路,许多人也是通过这条铁路走入了更广阔的世界。”索朗次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索朗次旦所在的中队守护着千里青藏铁路的“最后一桥”——拉萨河特大桥,该中队的武警官兵需要全天时确保火车能够平稳顺利地通过宽广的拉萨河,这也使得他们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到青藏铁路给西藏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在我的印象中,西藏的整体物价就是从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之后开始慢慢降低的。”索朗次旦回忆称,曾经,一些内地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只能通过飞机或者汽车运往西藏,高昂的物流成本使得西藏的物价一直较高,而青藏铁路通车则改变了这种局面。现如今,内陆省份能够买到的商品在西藏基本能够买到,而且价格也更合理。

“天路卫士”时刻守护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一长隧”的青藏铁路羊八井隧道群。 樊巍 摄

该中队副中队长平措次仁则回忆称,曾因蔬菜水果的缺乏,以肉食为主的一些藏族民众出现“三高”是普遍现象。但现如今,包括新鲜果蔬在内的各种商品都可以通过青藏铁路源源不断地送往西藏,西藏民众因此享受到更健康、更高质量的生活。

当夜幕降临,平措次仁和他的战友们在迎接和送走一列列客运专列后,还会不时迎来这条铁路线上更为壮观的一幕,许多用于建设的大型机械,搭乘货运列车登上高原,运往各个超级工程的现场,这条铁路线是这些工程机械进入高原最高效的方式。

“在青藏铁路通车之后,我们明显感觉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索朗次旦表示,因为火车运来了大型机械,引来了更多的投资,拉萨的高楼更多,城市面积更大,整个西藏的交通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自2006年开通以来,青藏铁路为高原人民带来了便利的出行、大量的就业、丰富的商品、先进的观念、可观的收入。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688.5万人次、运送进出藏货物8775.1万吨。西藏的GDP由2006年的34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392.67亿元。青藏铁路已成为西藏连接内地最为重要的“生命线”,拉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增进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

而对于索朗次旦和平措次仁这样的“天路卫士”而言,守护这条铁路就是守护西藏的稳定,守护西藏的发展。

科技赋能风险防控

除了拉萨河特大桥这样的青藏铁路控制性工程之外,武警西藏总队还承担着“世界屋脊第一长隧”——羊八井隧道等铁路线上冲要之地的守卫工作。对于青藏铁路这样的单线铁路而言,大型隧道和桥梁的安全不容有失,一旦遭到破坏将导致难以估量的损失,自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以来,武警西藏总队的“护路兵”一直在不断加强日常巡查和应急处突能力建设,以严慎细实的作风确保青藏铁路零风险运行。

“我们所驻守的羊八井隧道全长近5000米,自2006年6月通车以来,我们就一直驻扎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保证隧道安全。”承担羊八井隧道守卫工作的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执勤二十六中队队长何思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羊八井隧道护路官兵面临的风险比较多样。在过去的一些敏感时期,护路官兵需要防范羊八井隧道遭到人为破坏,但随着西藏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为破坏因素越来越少。相比之下,像山体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样的自然影响因素则成为了主要风险点之一。

何思江介绍称,随着西藏经济民生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牧民家畜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动物误入铁路线的情况也在增多。今年他所在的中队就成功处置过野鹿误入铁路线护栏的情况,在日常的巡查过程中,许多官兵还遇到过雪豹、棕熊这样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我们一方面为牧民的牛羊越来越多感到高兴,为西藏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而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也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状态,确保青藏铁路安全无虞。”何思江称。

为确保任何细小的安全隐患都能被第一时间发现,武警西藏总队的“护路兵”以全年在岗、24小时不间断值守的状态守护这条“天路”。而除了“人防”之外,近年来,武警西藏总队还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装备,用“技防”手段加强铁路沿线的巡查力度,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

《环球时报》记者在拉萨河特大桥、羊八井隧道等武警值守点看到,青藏铁路线沿线除了安装隔离网之外,还安装了监控系统、震动光缆和智能提醒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多机位、多角度摄像头确保铁路沿线没有巡查死角。隔离网一旦出现触碰、晃动的情况,哨兵就会接收到警报。智能提醒系统则可以定时提醒哨兵移步到不同方向,全方位观察哨位周边情况。

“智能监控系统让我们能看得更远,看得更多,也看得更仔细,而震动光缆则让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铁路线周边的‘风吹草动’,哪怕一只鸟停在隔离网上我们都能接到提醒,智能化设备的安装显著减轻了我们值守的压力。”索朗次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近些年,武警西藏总队和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改善青藏铁路沿线护路武警官兵的值守条件,高原武警官兵们也在装备的“更新换代”中见证了新时代“天路”的发展,这条铁路在推动西藏地方建设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部队全面建设向上向好,不仅为官兵履行使命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更坚定了官兵卫国戍边的信念和决心。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并不意味着高原地区恶劣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能被完全消除,对于“天路”卫士而言,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精神才是支撑他们扎根高原的强大力量。

王磊是驻守在羊八井隧道的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执勤二十七中队的一名老兵,他至今记得自己刚来驻地时的场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他回忆称,刚来4200米的高原驻地,他坐在荒凉的山坡上,望着面前光秃秃的弱东群山和车辆稀少的道路,不禁陷入了沉思。自己从绿树成荫的内陆家乡来到荒凉偏远的高原峡谷,铁路线旁的哨位和营区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感到迷茫,自己远赴高原的意义何在,投身军营的价值在哪?

然而,当他看到身边的战友和铁路沿线各个维修、养护的工作人员,总会面对疾驰而过的列车敬礼,即便列车上的旅客,不能看见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的伟大——于无人处维护西藏稳定、守护万家平安。“旅客虽然不知道我们为守护这条铁路线付出了什么,但一定能感受到这条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交通大动脉,稳定持续地输送着幸福,这就是我们守卫的意义。”王磊称。

“在和年轻的战士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战士最初是受到《士兵突击》等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而选择投身军营、奔赴边疆,但在来到驻地之后,他们发现真实的军营生活可能和他们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负责青藏铁路守卫工作的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执勤八大队队长杨彬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些刚入伍的年轻战士最初憧憬的军营生活是野外砺兵、前线杀敌,但分配到驻地后,却发现自己每天与铁路线相伴,从事的也是一些“循规蹈矩”的工作,心中不免有些落差。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兵就开始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年轻战士谈心,向他们介绍这条铁路线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坚守在此的神圣职责。在和新战士共同站岗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言传身教,让年轻战士意识到自己工作是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看似平常无奇,实则负重千钧。

已经守护这条铁路13年的该大队战士秦邦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当自己和战友向往来的火车敬礼,其实就是在向祖国和人民汇报:在雪域高原,有一群身着橄榄绿的年轻人守护着这条“生命线”的安全畅通。而火车司机在穿越隧道前也会鸣笛致意,“这是在向坚守的人们致敬”。

而在谈到自己感到最自豪的一刻,许多“天路卫士”都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那就是自己的家人坐着火车到雪域高原来看望自己。杨彬称:“当我的爱人坐着火车来到拉萨,她告诉我,青藏铁路沿线的风景很美,火车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安全,那一刻,我感到无比骄傲。”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杨振宁,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2025年10月18日,随着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物理学一个横跨近一个世纪的宏伟时代落下了帷幕。当公众舆论还在纠结于他晚年的个人选择时,科学界早已将其历史地位镌刻于丰碑之上——爱因斯坦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颠覆世界的发现:宇称不守恒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

    2025-10-20
  • 世界最高

    《环球时报》探访全球海拔最高智算中心“雅江1号”:在世界屋脊构建“最强大脑”

    【环球时报赴西藏特派记者 李迅典】“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环球时报》记者不久前走进全球海拔最高、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雅江1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步入这个位于西藏山南、雅鲁藏布江畔、海拔超..

    2025-10-17
  • 娱乐百科

    跨越星球的探访:《星际穿越》,穿越时空寻找人类的未来!

    跨越星球的探访:《星际穿越》,穿越时空寻找人类的未来!电影《星际穿越》系列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等演员主演的科幻电影系列。系列讲述了人类为了在地球面临灭绝的危机下,通过穿越时空寻找新的家园,以及人类文明的未来。本文将分别概述《星际穿越》系列的三部电影..

    2025-10-15
  • 植物之最

    乡野间的“平凡宝藏”四种常见野生植物的认知与理性看待

    走在农村的田埂旁、草坪上,或是溪边的草丛里,总能与一些形态各异的野生植物不期而遇。它们没有人工培育花卉的艳丽夺目,也没有经济作物的高价值标签,却凭着独特的形态、气味或是功能,在乡野间占据着一席之地,紫花地丁、益母草、蒲公英、鱼腥草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四种,只是多数人对它们的认知仍停留在“见过”的层面..

    2025-10-14
  • 铁龙过江,见证水下盾构技术跃迁

    原标题:二十年间,从“万里长江第一隧”到“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 铁龙过江,见证水下盾构技术跃迁(经济新方位)2005年,“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江南始发井正式开挖,拉开我国以隧道穿越长江的序幕。2025年,“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近日顺利贯通。从长江中下游到上..

    2025-10-12
  • 机械之最

    歼-10系列飞机有哪些优越性能?总师独家详解

    歼-1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1998年3月首飞,后续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歼-10B、歼-10C、歼-10S等型号,它们不仅继承了歼-10优异的飞行性能,更在气动布局、操纵系统、能源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歼-10系列飞机到底有哪些优越的性能?总台央视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歼-10C飞机的总设计师、中国工..

    2025-10-09
  • 科技之最

    爱因斯坦最伟大的是相对论?诺奖不认,真相藏在手机里

    1922年11月,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报送达德国柏林,爱因斯坦终于迎来了迟到七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全世界都愣住了:这份荣誉并非授予他轰动全球的相对论,而是看似不起眼的“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更诡异的是,颁奖词里特意加了一句“不涉及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的评价”。百年后的今天,提起爱因斯坦,普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

    2025-10-08
  • 守护我国唯一金丝燕海岛栖息地,见证一座海岛的生态变迁——涛声依旧在 燕逐浪归来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鸟类总数占世界鸟类总数的约1/6,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鸟类保护现状如何?这些“蓝天精灵”自由飞翔的背后,都有哪些动人故事?如何发挥全社会力量,让更多人加入爱鸟护鸟的队伍?本版即日起开设“..

    2025-10-0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