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云”书记的驻村帮扶记: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2024-10-11 11:33科技之最

中新网萍乡10月10日电 题:“云”***的驻村帮扶记: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 朱莹 刘力鑫 吴思瑜

在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驻村第一***王云野的办公桌上,十本棕色封皮的“驻村日记”堆在角落,从驻村第一天到第1128天,他真实记录下三年多在横岗村的日与夜。

今年53岁的王云野是中国电信萍乡分公司选派的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他秉持着“人心齐、产业旺、农民富、村庄美”的发展思路,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横岗村从一个“后进村”转化为“先进村”,他被村民们称为“云”***。

图为航拍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刘力鑫 摄

扎根乡野 和美乡村焕新颜

“2021年8月18日,星期三,高温。赶赴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回想起初到横岗村的情景,王云野记忆犹新:横岗村是麻山镇最角落的一个村庄,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像个布口袋,村里连接外界的唯一出口主干道是狭窄坑洼的泥沙路,没有任何集体产业,到处可见杂草、断墙,村民家供不上自来水,一到晚上就黑黢黢。

“刚开始,村民并不待见我们,工作队成员平均年龄53岁,村民觉得我们不过是来应付。”王云野告诉记者,横岗村共576户,他们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走坏了两双鞋,挨家挨户走访搜集问题诉求,了解到村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道路破损、饮水困难和村庄环境脏乱等方面。

很快,驻村工作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争取到三个基础设施项目,筹集资金一百万元,工作队首先把修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推进。

2021年除夕,横岗村5.4公里的柏油道路竣工通车。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村民串门拜年,走在宽敞漂亮的沥青路面上,议论最多的除了新修的路,就是驻村工作队的好。新修的村组公路成了串联起驻村干部和村民之间信任的心路。

王云野几乎一年365天都在横岗村,每逢年节必然驻守在村里,村民们争着邀请他去家里一起过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村民送来的锦旗。村民文守成说,“这样的干部比亲兄弟还好。”

图为王云野(左二)走访村民。刘力鑫 摄

产业兴旺 特色农业促增收

在完成村组公路改造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并没有停下,一系列动作渐次展开。

横岗村村史馆墙上挂着一幅今昔对比图:屋前院后从杂草丛生,到户户屋前有绿植,百步闻花香;荒废的鱼塘河沟与山坡上的花背冲水库,成了网红垂钓基地、徒步长廊、露营基地;空置已久的危房成了“童心港湾”……

设施和环境都好了,来横岗村写生、钓鱼、徒步的人越来越多,曾经横岗村这个“落不得脚”的小山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王云野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引进了多个高效农业项目,如稻虾套养基地、红梨种植、蔬菜大棚基地等。同时,他们还利用老鞭炮厂、老学校等闲置土地新建标准厂房,引进企业入驻,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如今,横岗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从2021年村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到2023年村集体收入74.9万元,100多户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有了赚钱新路子。

图为王云野介绍数字乡村麻山镇横岗村智慧大屏。刘力鑫 摄

科技赋能 数字乡村显成效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电信的代表,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垒筑起乡村数字底座?

横岗村水库旁,中国电信智能AI摄像头和天翼云广播实时监测,智能喊话“警”防溺水;智慧种业服务平台上,实时更新着稻田最新数据,科技范种出“智慧田”;电商基地内,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

王云野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云网技术优势,实现了横岗村宽带和5G网络的全覆盖,建立了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智能AI摄像头、天翼云广播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村民带来了便捷的数字生活体验。

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同时,他认识到智慧种业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在中国电信萍乡分公司的帮助下,他积极引入智慧种业理念,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湘东区麻山镇智慧种业服务平台的建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种子选育、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为进一步促进横岗村的经济发展,王云野积极建立电商基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他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横岗村的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在王云野的带领下,横岗村正逐步实现数字乡村、智慧种业与电商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并推动整村农业、深加工、文旅、服务等产业板块的融合互促。

提及未来,王云野告诉记者,他的目标一直是能真正为老百姓做一些事,为自己留下一些念想,“以后看看我的工作日志,到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能记住有这么一个人,我就觉得这几十年的工作很值。”(完)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国际最权威科学机构:中国已超越美国,正成为新世界科技超级大国

    日前,国际科学界迎来了一则震撼消息:享有盛誉的英国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作为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幕后推手,公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在科技竞赛的赛道上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正稳步迈向全球科技领头羊的新地位。关注【普适不存在】解锁科技与产业的无限可能本次发布的《2024..

    2025-04-28
  • 科技之最

    2024年六大科技趋势前瞻,最热门的技术都在这里了

    2024年,科技领域将迎来多项重要趋势,其中最热门的技术包括:1.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技术。2.零信任网络安全框架:零信任安全模型将成为网络安全的主流之一,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外部威胁和内部泄露。3.边缘计算:随着“云边端一体化”战略的加速..

    2025-04-28
  •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然而,当我们谈论“哪家最牛”时,这确实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各家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几家备受瞩目的中国高..

    2025-04-27
  • 世界之最

    中国第一高楼登上科技之巅 “超级工程”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资料图:上海中心大厦施工建设中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也是我国唯一突破600米高度的建筑。这座创造了无数个NO.1的中国第一高楼,今天再一次登上创新荣耀的巅峰——在上午刚刚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5-04-27
  • 世界奇闻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此次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他们将执行空间站轮换任务,驻留约6个月。这意味着我国在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维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

    2025-04-26
  • 民俗百科

    传统习俗太平清醮乡村风土人情

    数万人乘船前往长洲观看会景巡游(李纳新摄)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纳新):一年一度的香港特色民俗活动长洲太平清醮会景巡游12日下午在香港南部离岛长洲举行。截至当天下午15时,有超过2万人次乘船前往长洲观看会景巡游、舞龙舞狮等活动,并购买寓意平安健康的“平安包“。太平清醮是一种传统祭祀活动,祈求扫除瘟疫、吉祥..

    2025-04-26
  • 科技之最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科技创新..

    2025-04-24
  • 交汇点评︱“最奢侈的基础课”造就“最奢侈”的科技高度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85岁的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李德仁和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两位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奋力投身科技创新,用鲜活的案例诠释了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

    2025-04-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