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云”书记的驻村帮扶记: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2024-10-11 11:33科技之最

中新网萍乡10月10日电 题:“云”***的驻村帮扶记: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 朱莹 刘力鑫 吴思瑜

在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驻村第一***王云野的办公桌上,十本棕色封皮的“驻村日记”堆在角落,从驻村第一天到第1128天,他真实记录下三年多在横岗村的日与夜。

今年53岁的王云野是中国电信萍乡分公司选派的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他秉持着“人心齐、产业旺、农民富、村庄美”的发展思路,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横岗村从一个“后进村”转化为“先进村”,他被村民们称为“云”***。

图为航拍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刘力鑫 摄

扎根乡野 和美乡村焕新颜

“2021年8月18日,星期三,高温。赶赴湘东区麻山镇横岗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回想起初到横岗村的情景,王云野记忆犹新:横岗村是麻山镇最角落的一个村庄,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像个布口袋,村里连接外界的唯一出口主干道是狭窄坑洼的泥沙路,没有任何集体产业,到处可见杂草、断墙,村民家供不上自来水,一到晚上就黑黢黢。

“刚开始,村民并不待见我们,工作队成员平均年龄53岁,村民觉得我们不过是来应付。”王云野告诉记者,横岗村共576户,他们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走坏了两双鞋,挨家挨户走访搜集问题诉求,了解到村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道路破损、饮水困难和村庄环境脏乱等方面。

很快,驻村工作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争取到三个基础设施项目,筹集资金一百万元,工作队首先把修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推进。

2021年除夕,横岗村5.4公里的柏油道路竣工通车。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村民串门拜年,走在宽敞漂亮的沥青路面上,议论最多的除了新修的路,就是驻村工作队的好。新修的村组公路成了串联起驻村干部和村民之间信任的心路。

王云野几乎一年365天都在横岗村,每逢年节必然驻守在村里,村民们争着邀请他去家里一起过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村民送来的锦旗。村民文守成说,“这样的干部比亲兄弟还好。”

图为王云野(左二)走访村民。刘力鑫 摄

产业兴旺 特色农业促增收

在完成村组公路改造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并没有停下,一系列动作渐次展开。

横岗村村史馆墙上挂着一幅今昔对比图:屋前院后从杂草丛生,到户户屋前有绿植,百步闻花香;荒废的鱼塘河沟与山坡上的花背冲水库,成了网红垂钓基地、徒步长廊、露营基地;空置已久的危房成了“童心港湾”……

设施和环境都好了,来横岗村写生、钓鱼、徒步的人越来越多,曾经横岗村这个“落不得脚”的小山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王云野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引进了多个高效农业项目,如稻虾套养基地、红梨种植、蔬菜大棚基地等。同时,他们还利用老鞭炮厂、老学校等闲置土地新建标准厂房,引进企业入驻,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如今,横岗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从2021年村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到2023年村集体收入74.9万元,100多户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有了赚钱新路子。

图为王云野介绍数字乡村麻山镇横岗村智慧大屏。刘力鑫 摄

科技赋能 数字乡村显成效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电信的代表,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垒筑起乡村数字底座?

横岗村水库旁,中国电信智能AI摄像头和天翼云广播实时监测,智能喊话“警”防溺水;智慧种业服务平台上,实时更新着稻田最新数据,科技范种出“智慧田”;电商基地内,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

王云野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云网技术优势,实现了横岗村宽带和5G网络的全覆盖,建立了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智能AI摄像头、天翼云广播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村民带来了便捷的数字生活体验。

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同时,他认识到智慧种业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在中国电信萍乡分公司的帮助下,他积极引入智慧种业理念,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湘东区麻山镇智慧种业服务平台的建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种子选育、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为进一步促进横岗村的经济发展,王云野积极建立电商基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他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横岗村的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在王云野的带领下,横岗村正逐步实现数字乡村、智慧种业与电商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并推动整村农业、深加工、文旅、服务等产业板块的融合互促。

提及未来,王云野告诉记者,他的目标一直是能真正为老百姓做一些事,为自己留下一些念想,“以后看看我的工作日志,到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能记住有这么一个人,我就觉得这几十年的工作很值。”(完)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自贡创新中心”揭牌 探索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如何打通关卡、破解瓶颈,让实验室的“样品”变成生产线的“产品”?四川自贡高新区以一个创新性校地合作模式和一套精准政策组合拳,交出了一份因地制宜“四链”融合的自贡答卷。自贡创新中心揭牌近日,自贡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的“自贡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创新中心围绕自贡市“4..

    2025-11-13
  • 科技之最

    周末遛娃新地标!成县科技馆被学生“挤爆”,沉浸式解锁科技魔力~

    周末的成县科技馆,早已不是安静的陈列空间——展厅里人头攒动,笑声、惊叹声与科技展品的互动音效交织,成了孩子们最爱的“科学乐园”!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同学们组团而来,不少家长也带着小朋友们奔赴这场科技之约,在趣味体验中触摸科技温度,在探索实践中点燃创新火花。走进展厅,各类科技展品前都围满了跃跃欲试..

    2025-11-12
  • 第八届进博会: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作为全球新科技、新产品的“首秀地”与未来产业趋势的“风向标”,本届进博会汇聚了众多国际前沿的科技成果,展示了全球企业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突破。无论是宝洁、盈康一生等知名企业的高精尖展品,还是三星、汇丰等品牌..

    2025-11-11
  • 机械之最

    从机器人到“空中专车”,科技成果向“新”见未来

    【编者按】一年一度,“东方之约”来到第八年。“进”而有为,“博”采众长。当这场盛会不断见证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博”二字的内涵也愈发深厚。它既是宏大叙事,也是鲜活日常,既关乎全球发展的共同命题,也牵系你我的生活点滴。第八届进博会举办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何为进博”系列观察,以多元视角,探寻更丰富的..

    2025-11-08
  • 机械之最

    寻找“独角兽”丨同心医疗:“一颗心”的科技密码

    在苏州纳米工业园区的一栋楼宇里,六十多颗“人工心脏”正不知疲倦地跳动,每一次搏动都铿锵有力。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心医疗”)首席执行官陆诚捷道出了背后的故事:这里藏着两个特殊的寿命测试实验室。每一款不断优化的产品样机都被送入实验室,开启一场漫长的“极限考验”。其中,一颗从2017年就..

    2025-11-08
  • 科技之最

    “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进博会消费品展区这样逛

    要说每年进博会上最具潮流气息的展区,消费品展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热门之选。今年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紧扣“更高品质,更好生活”的主题,围绕“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三大方向开展招展布展工作。据悉,本届消费品展区面积高达8.4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企业踊跃参展,展品品类丰富..

    2025-11-08
  • 科技之最

    进博会中国馆570件展品为历届之最,亮出科技创新“成绩单”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国家展共有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中国馆展示了我国“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570件展品也为历届中国馆之最。中国馆吸引了大批来宾。CR450动车组模型展示了最快高铁带来的中国速度。参观者体验气味电视。该产品依托..

    2025-11-08
  • 美的集团举办第30届科技月大会 方洪波:要做真正的创新

    美的集团(000333)第30届科技月大会日前在佛山美的全球创新中心举行,全面展示了美的集团在技术创新、产业突破与人才培育方面的最新成果。截至目前,美的科技月已连续举办30届,累计发放奖励近6亿元,在美的集团内部享有“科技奥斯卡”之称。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本届科技月大会上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出现一大批..

    2025-11-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